一個孩子童年最大的幸福:小時候被父母允許做這4件事

身為父母,我們都常常在想一個問題,那就是怎樣讓孩子能夠幸福快樂地長大?
尤其是在生一胎的時候,都是新手父母上路。
既擔心控制欲太強,讓孩子產生自卑,怯懦的毛病;
又擔心對孩子放養過多,讓孩子沒有形成好的習慣,也沒有學習到有用的技能,長大后的前途堪憂。
其實,作為父母,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一個「度」的節奏。
有些事情可以允許孩子做,有些事情就要抓得嚴一些。
現在的大多數父母,都對孩子抓得太緊了。
這樣一來,孩子和父母壓力都很大,讓整個教育過程變成吃力不討好的一件事。
孩子最大的幸福,就是在小時候父母能夠允許他做這4件事。
允許孩子犯錯俗話說,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?
但是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,我們卻經常忘記了這句話。
一旦孩子做錯了某件事,就會面臨父母非常的嚴厲的懲罰。
心理學家馬努·卡普爾曾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失敗,分為「有效失敗」和「無效失敗」。
「有效失敗」指的是,孩子經過錯誤失敗的經驗之後,能夠獲得成長。
而「無效失敗」指的是,孩子在經歷過錯誤之後,沒有吸取到任何的教訓。
其實,決定孩子是有效失敗還是無效失敗的,是家長如何面對孩子的錯誤。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你越罵孩子,孩子反而出錯的頻率更高。
相反。
如果你在孩子犯錯之後,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一起探討犯錯的原因,以及改正的方法,孩子的犯錯頻率就會越來越少。
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犯錯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,只有犯了錯誤,才知道孩子在哪方面還需要進步。
如果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後非打即罵,那麼孩子就越來越不敢犯錯。
孩子不敢犯錯,就意味著孩子一直在原地踏步,甚至在退步。
一個好的父母,從允許孩子犯錯開始。
允許孩子休息因為社會越來越內卷,每個家長都擔心自己的孩子前途,從幼兒園、小學,就開始全方位培養孩子。
不但給孩子報了許多文化課的輔導班,還給孩子報了編程課、舞蹈課等興趣班,勢必要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。
但是,家長們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,那就是沒有給留孩子留一個可以喘氣的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