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走後,不要跟兄弟姊妹走得太近,這是基本的情緒智商

01
父母在,親人之間還有溝通的橋樑;父母去,親人之間溝通的橋樑,就消失不見了。
春節的時候,為什麼出門在外的遊子,會不遠千里,回程回家過年?
不是因為春節,也不是因為家鄉,而是因為父母。
父母在堂,子女們會趕回家過年;父母不在堂,趕回老家也沒意義了。兄弟姊妹之間,終究會逐漸疏遠。
如果還摻和家產的爭奪,那就離「親兄弟,明算帳」不遠了。
父母離開後,要維持良好的親緣關係,就不要跟兄弟姊妹走得太近。大家保持一定的距離,這是最基本的情緒智商。
02
人與人之間走得太近,是一場劫難。
一個錯誤的觀點:越親近,關係就越好。
這,其實是不可能的。在心理學裡邊,有一個說法,刺蝟效應。每個人都像是身上長滿刺的刺猬,只要互相靠近,就會互相傷害。
就跟吃飯是一樣的,天天都吃牛排飯,就算牛排再好吃,吃多了,也都會感覺到膩,甚至感覺到反胃,從而產生厭惡的心理。
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也都是如此。
再怎麼要好的朋友,如果走得太近,沒有任何的距離感,那他們就離鬧矛盾不遠了。反感,這是常態。
再怎麼關係不錯的兄弟姊妹,如果走得太近,沒有任何的距離感,那他們就離發生衝突不遠了。就近爭鬥,這是常態。
人與人之間,沒必要過度親近。保持一定的距離,有利於關係的長久。
03
跟兄弟姊妹相處,盡量保持三分神秘,七分距離。
假設,你是兄弟姊妹裡邊最有錢的,不用去工作,每天都去旅行,過著歲月靜好的生活。
由於過得幸福,所以你把這些幸福,都分享給兄弟姊妹知道。
那你覺得,兄弟姊妹對於歲月靜好的你,究竟有什麼態度呢?
有且只有一個答案,羨慕嫉妒恨,見不得人好。因為你比他們都有錢,還各種炫耀,讓他們覺得,你是在“顯擺”和“挑釁”,激發了他們對你的仇恨。
跟兄弟姊妹相處,過度顯擺和炫耀,無異於毀了雙方的關係,讓雙方反目成仇。
人性,終究是存在「攀比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