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走後,不要跟兄弟姊妹走得太近,這是基本的情緒智商

父母走後,不要跟兄弟姊妹走得太近,這是基本的情緒智商
value101 2025-05-06 檢舉

人性,終究是存在「攀比」的。

舉個例子。別人的孩子考上985,而你的孩子考上大專,你尚且看別人家的孩子不順眼。反之,也是如此。

所以說啊,為人只說三分話,不敢全拋一片心。有些事,沒必要讓別人知道。

 

04

父母走後,兄弟姊妹都成了「熟悉的陌生人」。

你有沒有一種感覺,長輩離開後,同輩之間的關係,就變得疏遠、緊張、矛盾起來了。

根源在於,沒有了長輩,同輩之間誰也不服誰,誰也不給誰面子。

你是二弟,他是大哥,你就會乖乖聽大哥的話?不見得。在你看來,我們都是同輩,憑什麼我要聽你的話呢?

同樣的道理,你是二哥,她是三妹,難道妹妹就會乖乖聽你的話?不見得。在妹妹看來,我們都是同輩,憑什麼我要聽你的話呢?

誰也不服誰,誰也不給誰面子,慢慢地,兄弟姊妹之間就會處成「熟悉的陌生人」的模樣。

熟悉,是因為大家都有一定的血緣關係;陌生,是因為大家都漸行漸遠,很少往來了。就算往來,也都沒有什麼感情了。

正如古人所言:“兄弟不共財,姊妹少往來。”

從古至今,都是如此。

 

05

寫到最後

跟兄弟姊妹保持一定的距離,這是否有點「不近人情」呢?

說實話,就算你想跟兄弟姊妹拉關係,兄弟姊妹也未必有時間、有心思跟你拉關係。

所有的關係,都是「一隻手掌拍不響」的。

你對別人好,別人不喜歡你,怎麼辦?你奉承討好別人,別人不理你,你怎麼辦?

隨著父母離開,原生家庭消失不見,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家庭,需要賺錢養家,操心孩子,哪有時間搞那些毫無意義的連結呢?

沒必要抱怨人情冷暖。只是,大家都長大了,有家庭了,有自己的日子要過,自然就各走各路,漸行漸遠。對此,互相祝福就好,沒必要互相干擾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