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年以後方頓悟:家庭經濟穩定了,才能情緒穩定

知乎上有個問題:為什麼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?
一位部落客的分析醍醐灌頂:
家裡的洗衣機壞了,有錢的家庭,直接買一個新的,皆大歡喜;
而沒有錢的家庭,女人因為洗衣機壞了,心情不好,男人因為又要花錢,心情也不好;
兩人為了這事,先吵了一架,然後花了百八十塊修一下,過兩天又壞了,然後又吵一架,再去修,最後陷入不斷的爭吵與內耗。
人真的會因為窮,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脾氣。
是啊,錢是熨斗,可以熨平許多的負面情緒,也能熨平生活的許多褶皺。
中年以後才終於頓悟:所有幸福和諧的家庭,都離不開穩定的經濟。
01
劉震雲在小說《一地雞毛》中,寫過這樣一個故事。
某天早上,小林因為急著上班,忘記把豆腐放到冰箱裡,結果天氣炎熱漚餿了。
晚上回到家,妻子看到餿掉的豆腐,對著小林就是一通責罵。
小林也感到很煩躁,忍不住懟了回去:
“一斤豆腐就上綱上線個沒完了,上次你失手打碎一個暖水壺,七八塊錢,誰又責備你了?”
妻子頓時怒火中燒,開始翻起了舊賬,厲聲指責丈夫上次還把家裡的花瓶摔壞了。
就這樣,兩人吵得雞飛狗跳,甚至鬧到了要離婚的地步。
其實吵來吵去,還是因為一個字:錢!
因為手邊不寬裕,才會為了一斤鑷掉的豆腐、摔壞暖水壺這樣的小事斤斤計較。
想起一段話:
「窮人的家庭,大多數都是不和睦的,摔碎一個碗都能吵半天;很小的事,都能發酵很大,犯錯成本太高,大事看不清,中事看不透,小事叨不停。”
是啊,沒錢的家庭,每天要為生計奔波,過得焦慮、煩躁、沮喪,任何一件小事,都有可能成為矛盾爆發的引子。
曾經深夜刷到一條匿名樹洞,按讚高達20萬:
“結婚5年,我們沒因為感情吵過架,卻為'誰多充了50塊話費'冷戰一周。”
引發評論區一片共鳴:
有網友因為「多花了3塊停車費」而被婆婆當街辱罵,甚至撕破臉準備離婚;
有女孩讀研究生,買了一張298元的演唱會門票,卻被母親連續咒罵三個月「敗家」;
還有的妻子加班到晚上10點,回家路上買了一碗麻辣燙,結果回家還要被先生指責不會過日子。
那些摔碎的碗碟、失控的怒吼、決絕的背影,撕開了成年人最後的體面。從前天真地認為家就是愛與溫暖的港灣,只要一家人夠相愛,便能無懼一切。
但當我們走過半生,就會發覺原來感情只是錦上添花,經濟才是托起整個家庭的關鍵。
02
前段時間,在網路上刷到一個影片。
影片裡的老公一出電梯,就被家門口堆得滿滿噹噹的快遞嚇了一跳。
等他在一堆快遞裡發現自家老婆之後,沒有生氣,只是樂呵呵地拿起手機拍影片記錄:
你看雙十一,我老婆買的這一屋,也是好起來了!
這麼多箱子,樓下收紙殼的清潔感不得開心死了!
接著還埋怨老婆:“你咋不跟我說一聲,我回來幫你一起拿多好啊!”
最後拉起老婆讓她回屋,自己拿起剪刀接著拆。
許多網友都羨慕不已,也想擁有這樣情緒穩定的老公。
但一位網友卻直擊要害:房子是一梯一戶的,上衣是6000塊的,情緒是穩定的。
是啊,當你擁有了足夠的金錢,許多小事就會變得無足輕重,情緒自然會變得穩定。
前段時間,短劇《家裡家外》爆出一圈。
丈夫陳海清和妻子蔡曉艷是重整家庭,各帶一個娃,卻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。四口之家的幸福順遂背後,離不開經濟實力的支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