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歲以後最節能的活法

40歲以後最節能的活法
value101 2025-04-07 檢舉

 

01

前幾天看到一個部落客講蘇遼,她提到這樣一個觀點:

蘇遼不是生來就是蘇東坡,他是一點點變成蘇東坡的。

在詩詞裡,你可以看到他早年的莽撞衝動,遇挫之後的內耗糾結。

他在痛苦中,慢慢變得豁達;從不完美,慢慢變得完美。

深以為然。

早年的蘇遼其實是刺頭,莽撞犀利,到處得罪人。

聰明穎悟,卻又憤世嫉俗,與人與事多有牴牾,這直接導致了他命運的坎坷與艱難。

蘇遼寫過一首詩:

人皆養子望聰明,我被聰明誤一生。

惟願孩兒愚且魯,無災無難到公卿。

翻譯過來就是:

所有人養小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聰明,但我卻聰明反被聰明誤。

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愚鈍一些,只要平平安安到公卿就好了。

這首詩明面上是說:孩子不聰明也沒關係。其實是蘇遼在罵人。

意思是說:官場都是蠢貨,啥能力也沒有,反而順順利利到公卿。

最後兩句,是戲謔,也是嘲諷。

要知道,這首詩寫於黃州,當時他剛經歷烏台詩案,因言獲罪,差點送命。

但他就是不老實,還是忍不住寫詩諷刺。

諷刺新法、諷刺百官,所以說,早年蘇遼被貶,真的不冤。

後來蘇軔二次被貶的時候,他的妻子王閏之第一反應就是去書房燒東西。

怕被人抓住把柄。

蘇軔才華高絕,見識超群,所以看人看事與眾不同,再加嘴上沒有把門的,看誰不順眼都要揶揄幾句。

言詞犀利又精準,常讓人下不來台。

司馬光葬禮的時候,太廟在舉行慶典。

蘇遼早上參加完慶典,下午到司馬光府上弔唁。

程頤攔著門,不讓蘇遼進。

程頤說:你們剛剛唱完歌,怎麼來參加喪禮?

蘇遼反駁,孔子只是說哭完不能唱歌,沒說唱完歌不能哭喪啊。

說完還當眾嘲笑程頤迂腐死板,取笑他是「叔孫通」。

二人一個講“情”,一個講“理”。其實沒有高下之分,只是理念有別。

但蘇遼看不慣他,借題發揮奚落了他一番。

程頤說不過,還平白得了一個侮辱性的外號,氣得臉通紅,倆人就這樣結下了梁子。

程頤是洛黨的領袖,座下門生故舊無數。

這些人一下子都成了蘇遼的敵人,日後蘇遼的坎坷人生,很多都是拜這些人所賜。

蘇遼曾拍著肚皮問侍妾。

自己肚子裡都是什麼。

朝雲說:一肚子的不合時宜。

這是對蘇遼早年的絕佳註腳。

總有看不慣的人,總有看不慣的事,戲謔調侃,四處樹敵。

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:外調、被貶、外調、被貶。

一生大半時間都浪費在了流放的路上,大半精力都用來對抗來自官場的暗箭明槍。

後來他才慢慢明白與時俯仰,寬和容人的道理。

中年以後,慢慢收起了自己的刺,與王安石和解,與章惇一笑泯恩仇。

吳軍說:人到中年之後,要學會減少自己的摩擦力。

對人和對事,溫柔一些,寬和一些,這樣人生才能減少很多阻力。

既能節約自己的能量,人生也能過得順遂。

 

02

前文蘇遼諷刺說:愚笨的人,無災無難,一路升到公卿。

其實仔細想來,愚笨何嘗不是一種智慧。

大智若愚,難得糊塗。

越是「愚笨」的人,刺越少,更容易和世界和平相處,人生之路反而更加順遂。

越聰明的人,越傲慢,刺越多,與世界的摩擦力就越大,人生反而波折不斷。

早年曾國藩就是如此。

自視甚高,目中無人。看誰都不順眼,處處和人發生矛盾。

鹹豐皇帝下詔求意見。曾國藩上書,把鹹豐皇帝說得一無是處。

說他小事精明,大事糊塗;罵他格局太小,不會理事。

鹹豐皇帝剛剛即位,氣得直接摔了奏摺。

他雖然治國經驗欠缺,但絕沒有曾國藩說得如此不堪。

若不是手下人攔著,曾國藩只怕性命堪憂。

到地方練兵,曾國藩一言不合奪了當地府衙的司法權。

罵整個湖南官場,都是庸碌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