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長久的關係,都是反人性的

美國社會學家阿莉‧霍克希爾德,透過研究發現:
維持關係需要反人性,去付出大量的「情緒勞動」。
從人的天性出發,人都喜歡被理解,被傾聽,被賦予情緒價值。
但如果一方承擔了過多的情緒勞動,而另一方卻一直予取予求,那麼這段感情遲早會分崩離析。
任何一段關係,都需要違背人性,才能長久維繫。
1
長久的關係,要反索取
知乎上有人問過一個問題:為什麼一段關係會破裂?
有個高贊回答是:有來、無往,有付出、無回應。
部落客趙蘭說過她和朋友楊麗的故事。
兩人是同學,畢業後也在同一城市工作,關係一直比較熟絡。
但在這段關係裡,楊麗一直是索取者。
兩人一起出去吃飯,每次都是趙蘭付錢,楊麗總是找各種理由開溜。
趙蘭買了香水,楊麗也要先拿個小瓶子灌走一半。
對於這些,趙蘭雖心有不快,但看在兩人是朋友的份上,也沒有過多計較。
直到前段時間,趙蘭投資入股了一家火鍋店。
開幕當天,楊麗帶著一群朋友不請自來,美其名曰幫趙蘭的新店增加人氣。
點菜的時候,她們也專門挑貴的點,一點就是一大桌,搞得趙蘭和合夥人都非常尷尬。
下班後,趙蘭找到楊麗說了這事,沒想到楊麗卻完全不以為意,還直言她太計較。
此話一出,趙蘭頓時怒不可遏,直接跟對方絕交,與她徹底斷絕了來往。
這世上所有感情的維繫,都在於互相成全,而不是一個肆無忌憚地索取,一個勉為其難地接受。
所有關係都是相互的,沒有人會喜歡和索取上癮的人做朋友。
就像有句話所說的:“我贈你三月春光,你予我四月桃花,世間真情能長存莫不因此。”
若要一段關係長存,就必須有來有往,將心比心。
只有把禮尚往來做到極致,這段關係才能經久不衰。
2
長久的關係,要反消耗
給大家講兩個故事。
第一個故事,來自作家李尚龍的一段經歷。
李尚龍因為職業的緣故,很少有時間打理自己的形象,穿衣服也不太講究。
本來這個事旁人也不會說什麼,但有個朋友總是說他衣服太醜、太土,甚至當著其他人的面也不會嘴下留情。
還有一次,李尚龍花了三天三夜,寫出了一個非常滿意的劇本。
他興奮地發給這位朋友看,但對方脫口而出的卻都是貶低的話。
為此,李尚龍只覺得跟其相處非常窒息,於是漸漸不再與他聯繫,最終與之相忘於江湖。
第二個是媒體人意公子的故事。
意公子有個朋友,總是能帶給她舒心和愉悅。
每當有高興的事情,義公子總願意第一時間和對方分享;每當心煩的時候,意公子也總會找他傾訴。
為什麼意公子能跟他這麼交心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