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建議:給35-45歲牛馬的八條忠告

前天喝酒時,朋友跟我吐槽:
比牛馬更可悲的是中年牛馬,卡在「牛馬職場」的賽道裡:卷不動、躺不平、逃不掉。
捲不動,是身體亮起的紅燈;躺不平,是扛著家庭;逃不掉,是外面無立足之處。
這一刻,中年牛馬的心酸顯得非常具象化。
中年危機,從不是年齡數字的壓迫,而是困在「被動生存模式」裡的窒息感。
今天要說的8條忠告,希望能喚起你的中年覺醒。
01
別迷信穩定,公司給你的安全感,可能是慢性毒藥。
再往前推幾年,許多人迷信:大廠工牌=免死金牌。
但這兩年,我們看過,資深專案經理哭訴自己被裁員的經驗。
也耳聞過,年薪百萬的P8在星巴克改履歷。
無論什麼單位,所謂的安全感,其實是慢性毒藥。
裁員名單上,35歲以上的員工永遠是第一批人選。
經濟學中有個名詞叫做「大拇指法則」。
它指的是現代社會的許多領域,如果你沒有成為“大拇指”,就很容易被淘汰。
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當一個人成為“大拇指”,在哪裡都有安身立命之地。
說到底,只有實力,打敗年齡。
從現在開始,深耕能力,打造自己的職業護城河。
你會發現,真正的鐵飯碗是你手中掌握的硬派技能,是客戶追著你跑的資源網,是離開平台照樣能支稜起來的本事。
02
把身體當唯一KPI,其他都無關緊要。
看到這樣一句話:拿命換錢的人,最後都拿錢換命。
你拼命工作,以為自己耐痛、能扛,即使身體有些不適,也忍著、熬著,不惜用健康換高薪。
可是你的腰椎統計每場加班,胃默默記錄每一餐外賣,肝臟標註每杯應酬酒。
終有一天,它們會集體罷工,而帳單可比你的年終獎項還高。
身體是過好日子的本錢。
不管處在何種境遇,支撐你養家的是身體,支撐你度過難關的也是身體。
北大教授劉國恩做過調查:財富累積關鍵的因素是什麼?
也許你以為是環境、背景、運氣,結果卻讓人意外:身體健康。
他總結道,只有健康才是人生的大局。
守住健康,方能守住財富密碼。
最後的贏家,永遠是那些懂得善待自己的人。
勝任不了的工作不逞能,不必要的酒局能推就推。你顧好身體,才能顧好工作。
中年人的體檢報告,一定比年終總結重要。
03
像兔子一樣給自己多建立幾個洞窟。
《好運》一書裡提到這樣一個觀點:狡兔三窟 。
如果兔子只有一個洞,即使這個洞穴有95%的安全性,它也有5%喪命的幾率。
但是,如果它有三個安全性80%的洞穴,三個洞穴全部搗毀的幾率只有0.8%。
在不確定的當下,我們不如當一隻狡猾的兔子。
多一門副業,就多一分對抗意外的底氣;多一份收入,就多一份保障。
中年人佈局副業要遵循「531法則」-50%精力保主業,30%搞技能延伸型副業,10%試水趨勢型輕資產。
白天你是林經理,晚上可以是滴滴林師傅、抖音林老師、閒魚林代購。
你也可以把二十年產業經驗打磨成付費課程,把微信5000好友變成私域金礦。
防止雞蛋打翻的最好方式,就是別把雞蛋永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。
沒有萬無一失的人生,只有做好準備,當生活關閉你一扇門時,你才能馬上打開一扇窗。
04
把「失業計畫」刻進DNA裡。
如果失業了,你的存款夠支撐多久?
每一個中年人在發薪日時,都得這樣叩問自己的靈魂一遍。
活成三明治的中年人,最怕失序,最易失序。
我們事業上危機四伏,仍扛起一個家庭,如果沒有足夠的存款,一次失業足以讓自己陷入兵荒馬亂的生活。
但又不得不承認在黑天鵝亂發的時代,裁員可能比升職還要快。
因此,在挖空心思賺錢時,我們還得摀緊錢袋子存錢。
華裔女星劉玉玲,在一次訪談中,說過這樣一段話:
我從父親那裡學到了一件事,萬事如生意,所以我工作後很努力地存錢,我把這筆錢稱為「FUCK YOU」基金。
如果你有了這筆錢,當有什麼意外發生,或是有人強迫你,或是辭退你,你就可以這樣對他們說:FUCK YOU(滾蛋)。
每一個家庭都應該存一筆「Fuck You Money」。
當薪資發下來時,拿出一部分存入備用帳戶。
管好自己的手,理性消費,不該花的一分也不要花:
能在家裡吃,就別下館子,東西能不買,就別亂添置。
卡里有錢,才能心裡不慌。
當有一天生活真正對你下手時,你也能為自己撐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