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多歲的70後,要學會「西紅柿理論」了
聰明的人,都會進退自如。若是有機會,那就退居二線,把位置讓給年輕人。
幫助年輕人置業,老一輩的人就顯得更加高尚。
有個字叫「讓賢」。看看堯、舜、禹的交接故事,就會知道,人若大度,高度就有了。
把職場的規則,放到家裡來,也是行得通的。
我們都是爺爺奶奶的輩分了,兒女也長大了。家長的位置應該給兒女。
兒女早一些當家做主,父母就少一些擔憂。這是放手的大愛,也是家業的平穩過渡。
《增廣賢文》中說:“家有千口,主事一人。”
操勞了半生的我們,有了一定的成績,但是要家庭、單位繼續發展,就得推陳出新。因而學習西紅柿的可塑性,往後退,才沒有心理落差。
後半生的驕傲,就是談起兒女有成績,孫輩有出息。工作中,自己也教會了幾個徒弟。而不是自己頭頂的光環。
03
關係,可濃可淡。
番茄的味道,可鹹可淡:拿在手裡,當水果,原汁原味;能放在鍋裡,加一匙鹽,或加一點糖,添加濃香。
你是不是跟我一樣,感覺很多親戚都已經不交往了,逢年過節都沒有團聚了。
走親訪友,都是走馬觀花,沒有太多的交流。
一些朋友,慢慢就不交往了,都不知道對方的聯絡方式。
同學、老鄉、老鄰居,熟悉而陌生。對於他們的晚輩,就一個都不太認得。
兄弟姊妹的關係,改變很大。小時候一張桌子上吃飯,其樂融融,後來各奔東西。
有的親人持續交往,互幫互助;有的親人已經陌生了,彼此就行仇人。
因為關係變化,我們不要耿耿於懷,就像番茄一樣,「客隨便」 。用對方的態度,去對待對方。
在有一些關係漸行漸遠的前提下,也有一些關係,變得如火如荼。比方說,我們和親戚的關係變淡了,但是我們和自己的子女、親家關係變好了。
珍惜對你好的人,遠離那些對你不好的人;不要留戀那些已經走遠的人。
04
生物學家說:“適者生存,不適者淘汰。”
70後的我們,真的老大不小了,有白頭髮,也有皺紋。
在下半場開始的節骨眼上,主動改變自己,拐一個彎,前方是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列夫·托爾斯泰說:“聰明人的特徵有三:一是勸別人做的事自己去做,二是絕不去做違背自然界的事,三是容忍周圍人們的弱點。”
餘生,做個聰明人,慢慢變老的路上,也慢慢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