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親人會漸漸走散,讀懂莊子的三頭豬,就通透了

為什麼親人會漸漸走散,讀懂莊子的三頭豬,就通透了
value101 2024-06-28 檢舉

一個人對事情,沒有任何偏差,也能展現自己的本性,就會得到大家的認同。

回到現實,卻發現很多家庭,人人有私心,有偏心,因此家人沒有辦法和睦相處。畢竟,不是誰都能如列子一樣,得道了。

父母有幾個孩子 ,要嘛愛老大,貶低老二,要嘛重男輕女,要嘛愛最小的孩子,討厭老大。

父母也把家庭財產,大部分都給了喜歡的孩子,其他的孩子,就在大家裡,一無所獲。

父母也幫助喜歡的孩子,帶娃,創業,不要錢。但父母又讓不喜歡的孩子,給贍養費。

父母平常聊天,總是攀高踩低,把某一個孩子吹捧到天上,把其他的孩子,不放在眼裡。

兄弟姊妹相處, 你針對其中一個兄弟,常常幫助,其他的兄弟,你是瞧不起的。其他兄弟來借錢,你一準會拒絕。但是你喜歡的那個兄弟,不只能夠借錢,還可以藉錢不還,你毫無怨言。

俗話說:“親人幫親人,無親來幫愁煞人。”

當某個親人在大家庭裡,得不到幫助,又看到其他人可以得到幫助的時候,那就開始討厭大家庭。親人的關係,就有了裂痕。

人有了不滿的情緒,再和親人見面,一定是不友善的,甚至賭氣,再也不見。

 

03

層次不同的人,各自安好。

《知北遊》中,有一個叫「獲」的官員,到市場巡查,問管理市場的人,如何判斷豬肉的肥瘦。

管理市場的人說,踩一踩豬肉,若是往下踩,可以踩很深的,就是很肥的豬肉了。

原來,人都有「挑肥揀瘦」的習慣。

古代的人,都希望自己去菜市場,找到肥一點的肉。

同樣一個市場,賣肉的人很多。但不是所有的肉,都一模一樣,有肥有瘦,在不同的攤位上。

賣肉的人,是同夥,也是競爭對手,各自使出手段。

同理,兄弟姊妹是一家人,也在某種時候,會變成競爭對手;每個小家庭,貧富情況不一樣,在不同的地方;精神面貌,讀書多少,也不一樣。這就形成了可以「挑肥、揀瘦」的可能性。

俗話說:“門前有個討飯棍,骨肉至親不上門。”

淒苦的家庭,是「很瘦」的家庭,不是大家多交往的對象。漸漸地被動地走散,不奇怪。

精神面貌很差的家庭,也是很瘦的家庭,誰去了,都聽到負能量的言語。後來,誰都不想去了。

 

04

莊子說:“脂窮於為薪,火傳也,不知其盡也。”

意思是說,古人燒火,用油脂。油脂燒光了,火種還保留。

這就教育我們,利益可能會流逝,家裡的房子可能會化為烏有,但是「家」還保留,生生不息。

當親人走散了,你不要痛哭,那隻是大家都長大了,各自有小家庭了,不再執念於大家庭,不再苛求年歲歲歲都相聚。

時間在走,親人關係在變,你我不要停留在過去的時光裡,不可自拔。

只要你珍惜緣分,比對方付出多一點,那就問心無愧了。

沒什麼,一代親,二代表,聚散不由你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