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親人會漸漸走散,讀懂莊子的三頭豬,就通透了
美不美,家鄉水;親不親,一家人。
一直以來,我們都以為,這輩子最親的,能夠依靠的,是自己的親人。
血溶於水的關係,不管怎樣,都是割捨不開的。
但是我們到了中年之後,再去看親人,關係悄悄發生了改變,甚至都反目成仇了。
著名思想家莊子 ,擅長用寓言故事,說明萬事萬物的改變,人情冷暖等。
他在文章中,寫了“三頭豬”,展示關係的變化,讀懂了,你也就通透了。
01
一廂情願的愛,令人心寒。
《莊子·德充符》裡有個故事。
在楚國,有一群小豬,餓了就去找豬媽媽,要吸奶水。
但豬媽媽卻紋絲不動,根本沒有親密的舉動。
小豬因為得不到媽媽的呼應,就慢慢散去。
原來:“所愛其母者,非愛其形也,愛使其形者也。”
為什麼兒女會愛父母,不是因為父母長得好看,而是父母有愛兒女的精神。
父母把兒女當成手心的寶,放在手裡怕摔了,含在嘴裡怕化了,因此兒女圍著父母轉動,時時刻刻都不想分離。
一旦兒女靠近父母,但是父母沒有給予愛了,兒女就會走開;或者父母靠近兒女,兒女卻沒有回應,還給出冷眼,父母也會走開。
古代有一位女皇說過:「互相贈送禮物的家庭習慣有助於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誠摯的友誼。其主要意義並不在於禮物的本身,而在於對親人的關心,在於希望感謝親人的關心。
任何一種愛,都是雙向奔赴的,一旦變成了一廂情願,就會弄丟。
你可以主動一次兩次三次,但是對方一次都不主動,這樣的情況下,你就心寒了。
親人之間,也需要“禮尚往來”,平時你來看我,我也去看你;隨禮的時候,你給我紅包,我回敬你紅包。
長期的互動,是維持親人關係的秘訣。
若互動沒有了,那就是「三年不上門,當親也不親」的結局。
02
存在偏心的愛,人人不滿。
《莊子·應帝王》中寫了一個叫列子的人。
他出門在外,和許多有學問的人交往,也自己也有了大學問。
當他得道之後,回到家,幫妻子燒火、煮飯。
他去餵豬,和伺候人,沒有兩樣。
他伺候妻子、兒女、父母,和餵豬,也沒有兩樣。
從而,家人相處,一起和睦。
原來:“於事無與親。雕琢復樸,塊然獨以其形立。”
一個人對事情,沒有任何偏差,也能展現自己的本性,就會得到大家的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