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升上流社會,靠金錢、資產沒用,實際上靠這2點

勢,就是勢力。你處於哪一派的勢力,就能擁有什麼資源。這些資源,不是一般人可以接觸的,而是勢力中人,才有資格接觸。
說個例子,你就懂了。
西晉首富石崇,錢財多到可以買下東西兩京長安和洛陽,連司馬皇族都沒他有錢。但是,石崇缺乏權力。
後期爆發了八王之亂,趙王司馬倫直接就殺了石崇全族,而石崇,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。司馬倫的權勢,輕輕鬆鬆碾壓石崇的財富。
04
第二點,也是人情社會的內核,關係。
相信我們都聽過一句話:“朝中有人好辦事。”
你有做官的父母,跟你沒有做官的父母,這是兩回事。你有手眼通天的親人,跟你沒有手眼通天的親人,這是兩回事。
不說其他的,就說「位置」。只要常看新聞,你會發現,有很多年輕人,二、三十歲,就當了大公司董事會的成員。
這些年輕人,基本上都是「二代」。父母是高山,那他們就可以站在高山之上,去眺望這個世界,而不用受制於各種潛規則的束縛。因為他們的本身,就是潛規則。
上流社會的關係,都是「盤根錯節」的。
A董事長的女兒,嫁給了B董事長的兒子。 A精英的兒子,娶了B精英的女兒。大家都是“利益聯姻”,只為了瓜分更大的利益市場。
這就是所謂的「世家大族」。普通人的家庭,不過是薪資家庭。跟別人的世家大族相比,可謂一個天,一個地。
這裡邊的差距,並不是單純的金錢、資產可以擺平的。
05
寫到最後
如果你接觸過上流社會,那你就會發現,就算你有錢,想投資某某項目,別人也未必會給你機會。
這就牽涉到權勢、關係。
一般人沒錢沒勢,自然就是最底層。暴發戶有錢,但沒有權力、關係,所以他們連高利潤的項目,都拿不到。
錢財,只是一般人跟暴發戶的差距。至於跟上流社會菁英的差距,只會更大。因為當中還有權力、勢力、關係的差距。
一般人以為,只要自己當了工程師、高級白領,就是人上人。殊不知,工程師、高級白領,連暴發戶都不如,更別說上流社會的精英了。
上述所說的,只是上流社會的冰山一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