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人最大的清醒:見人少說話,見事少摻和,見利少大方

做人最大的清醒:見人少說話,見事少摻和,見利少大方
value101 2025-04-17 檢舉

成年人的世界,沒有「容易」二字。

總要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處境,不讓自己走進死胡同裡去。

不是你輸不起,而是你輸了,一家老小怎麼辦?你輸了,一個家都垮了。

請記住,見人少說話,見事少摻和,見利少大方,是處世為人的最好方法。

 

01

見人少說話,遠離是非。

任何時候,沉默都是金。

你非要開口,就記住慧律法師說過的一句忠告:“當你要開口說話時,你所說的話必須比你的沉默更有價值才行。 ”

如果你不懂得沉默,看到誰都要打個招呼,詢問情況,或隨口指點、答應什麼,麻煩就來了。

在《警世通言》裡,宋高宗退居二線,做了太上皇。

閒來無事,他去靈隱寺喝茶,看一看風景。

在一旁端茶的人,彬彬有禮,不像是禪者。

宋高宗好奇地問:“你是什麼人啊?為什麼來這裡做倒茶水的人啊?”

那人說:“我是李直,原任南劍府太守。得罪於監司,被誣賴罪,廢為庶人,家貧無以糊口。只能在這裡套一口飯......”

宋高宗動了惻隱之心,開口就來:“我回宮裡,幫你周旋一下,保你沒事。”

夜裡,宋高宗專門找到宋孝宗,要讓李直官復原。

宋孝宗派人一查,發現李直是個貪官,哪能隨便啟用呢?

宋高宗發現自己“打招呼”,一點用都沒有,再到靈隱寺,就不知道顏面往哪裡放了。

故事寫道:“上皇不言不笑,似有怨怒之意;孝宗愕然,正不知為甚緣故,叩頭請罪。”

因為多問了他人幾句,宋高宗就引發了父子的矛盾,導致自己也特別困擾。

古人雲:“來說是非者,就是是非人。”

看到誰,不要嘮叨去問,人家覺得你很煩。

聽人說話,不要隨便打岔,很不禮貌;不要刨根問底,會揭露人的傷疤;不要隨口反駁,這會讓關係變得糟糕;不要總是迎合,有阿諛奉承的嫌疑。

有人吐槽困難,你不要開口就同情,這讓對方有機可乘;不要一起吐槽,這會增加負能量。

有人貶損你,不要回應,會引起唇槍舌戰。

就是你和家人聊天,也要有分寸,不要張口就來,多一點思考,多一點時間傾聽。

 

02

見事少摻和,都靠自己。

也許,很多人反對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」的做法。

做人應該是「路見不平,拔刀相助」。

但現實會給你一個辦事的方法:各人自掃門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。

你一旦捲入了麻煩,那麼你的工作、生活、人生計劃,都被打亂了。

有一個詞語,叫“無妄之災”,也就多管閒事帶來的。

張愛玲說:“中年人一睜開眼,身邊都是要依靠自己的人,而沒有自己可以依靠的人。 ”

確實是這樣的,你靠誰,都靠不住,辦事靠自己的能力。反過來,你也不給別人依靠,不要把他人的事放到自己身上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