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五年最好的投資:守家

未來五年最好的投資:守家
value101 2025-04-11 檢舉

莫爾說:“為了尋找想要的東西,我們走遍全世界,回到家,找到了。”

 

家,是每個人記憶開始的地方,也是最終的歸宿。

 

年輕時,總覺得人生得意須盡歡,及時消費就是在投資快樂;

 

也曾在股市、房市投入金錢,期許藉此累積財富,結果事與願違。

 

到了一定年紀才發現,想讓生活不斷“升值”,就得守好家這塊福地。

 

 

知乎上,有這樣一個熱門話題:“普通人投資什麼,才可以讓家庭財富升值呢?”

 

高贊回答是:

 

「存錢加節儉就是最好的投資,守住家庭的每一份財富,日子才會越過越有底氣。”

 

同事小河和丈夫為家庭收入設定了三個帳戶,分別是:「幸福預算」「幸福流水」「幸福底氣」。

 

每次發了工資,他們就分成三份:

 

10%存入「幸福預算」帳戶,用來買自己喜歡的物件;

 

40%存入「幸福流水」帳戶,支付日常的吃穿用度;

 

50%存入「幸福底氣」帳戶,進行儲蓄性理財,只在萬不得已時才動用。

 

夫妻倆勤儉節約,消費慾望也很低,每一分錢都盡量花在刀刃上。

 

小河說:“存錢,存的就是一份安全感,是為了在生活重錘落下時,能接一錘是一錘。”

 

小河的弟弟恰恰相反,不愛存錢,是個名副其實的“月光族”,有時候會笑話姐姐一家是“儲蓄狂”。

 

但最近的突發事件,卻讓小河弟弟明白了存錢的意義。

 

小河父親突然中風,急需手術,費用約6萬元。老兩口沒有退休金,這筆開銷自然就落到了姐弟倆肩上。

 

可弟弟的帳戶上,毫無“餘糧”,只能乾著急,小河則立刻動用了“幸福底氣”帳戶上的存款,支付了手術費。

 

老父親因為手術及時,終於轉危為安。

 

古話說:“守好家財,不是為了有錢時得意,而是為了遭遇困境時不那麼難堪。”

 

人到中年,就會明白:

 

什麼時候最無奈?

 

當家人急需用錢時,你卻囊中羞澀,這個時候最無奈。

 

什麼時候最狼狽?

 

遇到自己想做的事,四處求人借錢,這時候最狼狽。

 

錢到用時方恨少,沒錢的好漢似慫包。

 

有計畫存錢,合理節儉,守好家庭的收入,是最穩賺不賠的投資。

 

它如同一道護身符,讓你不懼未來的不確定,可以攜手家人,淡定徜徉在這煙火人間。

 

 

《熱鍋上的家庭》一書中記錄過這樣一件事。

 

全職主婦卡洛琳,是三位孩子的母親,她常常會因家人的一點小錯而暴跳如雷。

 

大女兒克勞蒂亞房間太雜亂、兒子丹將書本忘在學校、老公大衛回家鞋子沒放整齊,都會遭到她的訓斥。

 

有一天,準備晚餐時,她喊大女兒過來幫忙,但克勞蒂亞做得很敷衍,將餐具隨意擺放了一下。

 

卡洛琳怒吼到:“你能做好這點小事嗎?”

 

丈夫大衛想給女兒辯解兩句,她又開始責怪丈夫:“你為什麼總慣著她?”

 

兒子丹和小女兒蘿拉在一旁喤若寒蟬,怕自己做錯了什麼事,會讓母親更加生氣。

 

克勞蒂亞覺得十分委屈,大哭著奪門而出,離家出走了。

 

看著女兒的背影,卡洛琳心裡亂成一團麻,美好的晚餐時光,變成一片兵荒馬亂。

 

家人之間,若是容錯率太低,鬆弛快樂的氣氛就會蕩然無存;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