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開始享受衝突了,你才開始上社會的牌桌

在社會這張牌桌上,有一張牌叫做「衝突」。
絕大部分人看到這張牌,第一個反應是逃避、退縮。
他們以為這樣可以明哲保身,殊不知,也從此失去了上牌桌的機會。
《天道》中,丁元英費心做局,為格律詩公司的葉、馮、劉三人創造了一次躋身上層的機會。
但前提是,三人要扛下敗訴的風險,跟龍頭企業樂聖公司去打一場官司。
可葉、馮、劉卻害怕與龍頭企業發生衝突,導致自己利益受損,立刻提出了退股。
肖亞文卻做出了與他們截然相反的選擇,她絲毫不懼,在最危險的時候入股格律詩。
之後,她憑藉著專業的素養,打贏了官司,成為最後的贏家。
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:逃避衝突,不能幫我們避免失敗。
只有敢於正視衝突,與他人博弈,你我才有機會走上社會的牌桌。
1
你知道「鴕鳥定律」嗎?
鴕鳥面對衝突時,總是喜歡將頭鑽進沙裡,對危機採取迴避的策略。
生活中很多人也是一樣,遇到危險,遇到挑釁,他們總是第一時間逃避、讓步。
他們覺得,這樣就可以安全地渡過危機。
殊不知,危險從來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,你越是逃避,它的回擊越是無情。
心理學家勞倫斯‧豪威爾斯,曾經講過一個叫梅茜的故事。
梅茜本是公司骨幹,但多年來都沒有升職。
有一次,公司剛好有晉升名額空缺,梅茜以為自己終於有機會了。
沒想到,領導者轉手把這個名額給了一個資歷遠不如她的年輕人。
梅茜心裡很不服氣,但卻不敢和領導當面對峙,只能把委屈都吞回肚子裡。
她以為自己的忍讓,能換來領導對她的愧疚和重視。
但同事們都覺得她太過軟弱,因而瞧不起她,背地裡也給她暗暗使絆。
在這樣的工作氛圍下,她上班的態度變得越來越消極,工作也屢屢出錯,最後她竟然直接提出了離職申請。
《鴕鳥心理:為何我們總是害怕與逃避》一書中就曾指出:“直面問題,是成長的開始。”
在這個世界上,誰都會下意識地逃避問題。
就連最低等的草履蟲,也會從高濃度的鹽水中逃走,游向含鹽量較低的水域。
但每一次逃避,都是要付出代價的。
輕則讓別人覺得你軟弱可欺,重則讓自己從此失去成長的機會,陷入不幸的漩渦。
在很多情況下,退一步未必是海闊天空,正面問題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。
2
股權講師陶矜,講過一件很奇葩的事。
當時,他們在深圳會場的課程賣得很火,別的平台想搞不正當的手段競爭。
於是這些平台便派了三個人到他們的課堂上,以1980元的價格報了課,進入到他們各個小組。
接著,這三個人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,把所有小組同學的資源,全部加到了自己手上。
目的達到後,他們就開始故意鬧事,要求全額退款,否則就要報警。
陶矜絲毫沒有怯場,立刻就放下了這麼一句話:
「你聽好了,今天你敢鬧我場,我可以拿出100萬當律師費,告你告到底。
我必須讓你付出10萬以上的代價,我從來不息事寧人。 」
見陶矜這麼果決,那些鬧事者也瞬間沒了囂張的氣焰,灰溜溜地逃離了會場。
這世上,多的是欺軟怕硬的人。
很多時候,不管你怎麼做,總是會有人想找你麻煩,你躲也躲不過去。
因此,做人可以不惹事,但絕對不能怕事,遇到事情,一定要敢於為自己爭取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