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任何人較勁,都是在消耗自己

跟任何人較勁,都是在消耗自己
value101 2025-04-04 檢舉

梁曉聲在《人世間》說:

「千萬不要在一件事情上糾結太久,糾結久了,你會累、會煩、會厭、會傷心,實際上到最後,你不是跟事過不去,你是跟自己過不去。”

深以為然。

人生充滿未知,有不期而遇的喜悅,也有始料不及的風雨。

面對這些紛擾,事事放在心上,處處都要計較,難免會讓人心力交瘁,迷失前行的方向。

真正有智慧的人,都明白屏蔽的力量。

習慣性較勁,是一種本能,但懂得置之不理,卻是一種可貴的能力。

 

不與爛人糾纏

不與爛事糾結

當你遇到不公或委屈,會下意識地跟人置氣,想要死磕到底。

但這只會讓自己陷進眼前的一畝三分地,越活越狹窄。

這種生活,就像心裡插著一把刀,痛得你整天都不開心,日子自然也過得不好。

表面上看,這些情緒上的痛苦,好像都是別人帶給你的,但實際上,還是自己看不開、放不下、過不去。

千萬不要回應負能量,也不要跟不好的人事物較勁。

因為即便你費力糾纏,也很難真正贏得什麼。

就算你贏得了表面的勝利,本質上也不過是一種失敗。

因為你浪費了時間,浪費了生命,浪費了情緒。

 

就像李誕所說:

“人生很長,你這把牌贏了,但是你打牌的方式變了,你這一局牌就全輸了。”

當你心裡長出了仇恨,埋下了惡意,你就不再是那個簡單、善良的自己,而是讓內心有了一塊擦不掉的污漬,播下了黑暗與痛苦的種子。

所以,寧願吃點小虧,不要跟垃圾人較勁。

別讓爛人濺一身泥,莫被爛事惹一身騷。

就像有人騙了你一筆錢,這固然是損失,但你要是盲目地跟對方糾纏不清,最後不僅錢回不來,還錯失了賺錢的機會,甚至可能招來更多的麻煩。

微博上,有這樣一個討論:人為什麼會常常感到痛苦?

有個回答很札心:因為我們太想掌控那些我們根本無法掌控的一切。

過分的較真,盲目的置氣,是一種巨大的沉沒成本。

你以為你在奪回主動權,其實只是被人牽著鼻子走,不斷折磨自己、內耗自己,直到你筋疲力盡、傷痕累累。

到頭來,你會發現自己被無關緊要的人事物耗損了能量,也把生活過成了一地雞毛的模樣。

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:“越是較勁的人,命越不好。”

與其在無意義的糾纏中消耗自己,不如學會放手,讓生活回歸簡單,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。

 

心寬一寸,路寬一丈

知名記者周軼事君,在剛參加工作時,曾被自己的頂頭上司刻意刁難。

一次開會,她的上司又故意找茬,把她的稿子摔在她面前,斥責不知所雲。

但這個稿子,是她辛苦熬了幾個晚上才寫完的,也提前給同事們看過,都覺得不錯。

面對這存心的羞辱,週軼事君一氣之下,把稿子甩回了上司臉上。

雖然這個做法很解氣,但多年後她表示很後悔。

因為那個上司是下放到他們單位的,由於知道自己沒有晉昇機會,所以總打壓表現好的新人,怕他們超過自己。

雖然上司可以對稿子提意見,但決定權並不在他手中。

週軼事君的當面頂撞,只是讓他丟了面子,但沒有給對方造成實質的影響。

而她,卻因為這件事被通報批評,也錯過了升遷的機會。

 

行走於繁雜的人世間,難免會遇見看不慣的人,碰到不順心的事。

但一時的衝動,並不能解決問題,反而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。

心寬一寸,路寬一丈。

與其盲目糾纏,不如盡快抽身;與其執著報復,不如徹底遠離。

一位朋友說,她身邊的人對她心存不善,給她使壞。

起初,她想過報復,但又控制住了,因為她不是那樣的人。

但她內心還是糾結難受,久久想不通。

直到後來,她終於明白,選擇不報復,不是為了放過對方,而是為了放過自己。

週國平曾說:

“在爛人身上不值得浪費任何感情,哪怕是憤怒的感情。”

年輕的時候,我們總是跟無謂的人事物糾纏,盲目地陷入各種紛擾和內耗之中。

直到歷經世事後,我們才終於領悟,過分的較勁,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折磨,完全沒有必要。

真正有智慧的人,都有一個特徵。

那就是從不較勁。

因為他們深知,一旦較勁,就會攪動情緒、損失能量,讓自己得不償失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