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相處潛規則:只尊重不教育,只篩選不改變

成人相處潛規則:只尊重不教育,只篩選不改變
value101 2024-11-04 檢舉

 

曾有人問比爾蓋茲:“微軟的員工如此優秀,是怎麼培養的?”

比爾蓋茲回答:“我們從不培養,只是從人群中篩選。”

其實,人與人之間交朋結友也是如此。

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在獨特的經驗與環境中形成各自的三觀與認知。

遇到不合拍的人,你再怎麼試圖改變對方,也無法使人與你同頻。

就像畢淑敏說的:用心選合適的,而不是為不合適的費心。

成年人之間交往,要的是尊重而非教育,靠的是篩選而非改變。

 

1

作家貝克特爾說過一句話:

當我們試著去改變別人,或是要求別人怎麼做的時候,八成是在自討苦吃。

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打著「為你好」的名頭,試圖糾正身邊的人。

結果自己苦口婆心,卻招來了對方的厭惡,甚至為自己帶來災禍。

看過一則民間故事。

宋淳化年間,開封府有個熱心的酒館掌櫃。

有一年冬天,天氣異常寒冷,連天飄起鵝毛大雪。

這時,酒館門口卻來了個穿著破爛的年輕人,支起一個小攤,販售賣字畫。

然而他的字畫筆力輕浮,根本無人問津。

等到夜晚,年輕人也不收攤,直接和著衣裳,裹上破被子,蜷縮在角落就睡去了。

一連幾天都是如此,酒館掌櫃看不下去,就好心地提醒他:

年輕人,沒人買你的字畫,不如到我店裡跑堂,好歹凍不著餓不著。

誰知道年輕人非但不聽,反而怒懟掌櫃道:我堂堂讀書人,怎麼會屈身去做店小二?

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,二人便爭鬥了起來,卻不想竟招來了官府。

依照大宋律法,讀書人地位遠高於商家。

 

最終,酒館掌櫃被冠以霸凌書生的罪名,罰了銀子不說,還蹲了十天大牢。

掌櫃原本只是出於好心勸說書生,沒想到卻激怒了對方,給自己惹來禍事。

新聞傳播學者杜駿飛,就曾提出一個分歧倍增定律:

如果雙方觀點有分歧,那麼每一次掐架之後,分歧都將倍增。

當你越想說服一個人的時候,就偏偏越會讓對方產生抵抗心理。

若不及時停止自己的說教,雙方關係最終就會以破裂而告終。

《偷影子的人》有這樣一句話:

你不能干涉別人的生活,就算是為了對方好,這是他的人生。

道不同,不相為謀,三觀不同,不必強求。

要知道,一味地勸說,不是善行,而是暴力。

不停地教育,只會把別人推向你的對立面。

 

2

1908年,國學大師章太炎在日本曾收魯迅為弟子,傾囊相授教他如何寫作。

不承想,後來師徒二人在寫作道路上,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。

章太炎堅持弘揚國學,認為國學就是面對西方挑戰的精神動力,並且始終堅持用文言文寫作。

而魯迅卻高舉白話文的大旗,主張全部廢棄文言文。

換做常人,勢必互相攻諦,彼此詆毀。

章太炎卻仍舊屢贈條幅鼓勵魯迅,而魯迅也稱讚章太炎「實乃後生楷範」。

師徒二人,雖然觀念不一,選擇不同,卻從未因此攻擊對方。

更沒有因為彼此是師徒關係,就把個人想法強加在對方頭上。

 

正如康德所說:

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,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,但我可以盡可能地去理解。

跟人觀念不合之時,與其因教育對方而不歡而散,不如學會尊重對方的選擇。

部落客@李逵 就曾分享自己與朋友的故事。

李逵與朋友是高中同學,兩人都是普通大學畢業。

大四那年,李逵聽從長輩的建議,順利考上公務員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