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你對孩子越好,孩子對你越冷漠?

為什麼你對孩子越好,孩子對你越冷漠?
value101 2024-11-02 檢舉

想必這件事以後一定會讓她留下不小的陰影,以後再也不會為媽媽做飯了。

《海邊的卡夫卡》裡面有這樣一句話:

“孩子們的心很柔弱,可以被扭曲成任何樣子,而一旦扭曲變硬,就很難復原。”

當父母習慣了一味付出,從來不跟孩子索取,甚至不肯接納孩子給予的愛,孩子就會變得冷漠,再也不願意付出。

事實上,親子關係之間愛的傳遞,從不是父母對孩子的單方面付出,而是需要兩者的雙向奔赴。

錢鍺書和楊綿夫婦,從小就給了女兒錢瑗極大的包容與愛。

而錢瑗在愛的薰陶下,也常用行動表達對父母的愛意。

即使工作再忙,錢瑗也會趕回家,為睡眠淺的媽媽縫製睡衣,為愛吃糖的爸爸剝好糖紙。

當父親出差離家時,因為知道媽媽怕摸貓屎,她就一個人在雪地裡,把白雪覆蓋下的貓屎清除乾淨。

每逢爸爸因病請假,錢瑗會跑去安慰爸爸:“提勒提勒耳朵,胡嚕胡嚕毛,我們的爸爸嚇不著。”

楊絳從不吝嗇對女兒的誇獎,嘖嘖稱讚道:

「阿瑗長大了,會照顧我,像姐姐;會陪我,像妹妹;會管我,像媽媽。”

在父母的鼓勵與栽培下,錢瑗長成了一個懂得愛與付出的人。

許多父母往往以孩子為中心,為孩子付出了太多,習慣包辦孩子的大小瑣事,卻忘了孩子也有學習愛與給予的權利。

父母只有給予孩子懂得愛、給予愛、表達愛的機會,孩子才會變得柔軟,去愛一切美好的事物,去發現生命的意義。

 

畢淑敏說:

「天下的父母,如果你愛孩子,一定讓他從力所能及的時候,開始愛你和周圍的人。

這絕非成人的自私,而是為孩子一世著想的遠見。 」

要知道,一個人真正的幸福感與價值感,從來不是來自索取,而是源自於付出。

想要養出懂得愛與感恩的孩子,一定要學會引導孩子付出。

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泰國廣告:

一位小學老師,每天把患有阿茲海默症的母親帶到教室。

某天,老師的母親突然走失了,他心急如焚,滿世界找。學生們看到這一幕,也都自發性地加入尋找老人的隊伍當中。

看著滿校園跑來跑去找老人的孩子們,家長們驚呆了:

他們想不明白,為啥自己的娃會對陌生人這麼「上心」?

其實,孩子們只是日復一日地看到自己的老師無微不至地照顧母親。

看到老師對自己的母親如此緊張,孩子心裡就會想到,如果失去父母的是自己,又該怎麼辦?

 

於是故事最後,不少孩子紛紛走過去和父母握手、擁抱,有的一臉認真地跟媽媽說:

“要是我長大了,我一定會給你開車。”

 

行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,比說教更有力量,也更深刻。

俞敏洪曾在演講中說:

「我現在帶著母親一起生活,只要孩子在場,我都會餵母親吃飯,給她洗腳,我要讓孩子知道感恩父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”

孩子不是天生就會愛人、為別人主動付出的。

想讓孩子學會感恩,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,教導孩子如何去愛。

除此之外,父母一定要捨得用孩子。

貴州一名12歲的男孩楊放,每天都會幫媽媽在市場上擺攤賣水果。

 

他動作熟練,把攤位收拾得整整齊齊,並且招呼顧客、稱水果等動作一氣呵成。

原來,他的爸爸常年在外務工,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媽媽每天早晨四五點開始,就要在市場擺攤賣水果,一個人一天下來十分辛苦。

為了讓母親少累一點,楊放從四年級開始,就常在放學後或假期時幫忙擺攤賣水果。

楊放小小年紀就能如此懂事,得益於母親對孩子的「捨得」。

母親說,一開始,自己身體不好,就讓孩子在水果攤替自己一會兒。

漸漸地,兒子越來越能體諒到自己的辛苦,平日在家,他也會幫媽媽分擔許多家事。

教育家盧勤說:“一個孩子在被大人需要時,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麼偉大,於是感悟到一種深深的愛意。”

所以,父母要適當示弱,給孩子一個承擔責任、關心父母的機會。

這樣,孩子才能漸漸懂得給予和付出,從而獲得「愛」的能力。

 

楊綛說:

「這世界上所有關係,都是相互的。你給我一顆糖,我會給你小蛋糕,你拉我看小星星,我就會帶你曬太陽。”

任何關係都是相互的,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。

父母給予孩子「愛」的機會,才能在日積月累之下,在親子之間形成一條流動著愛的河流,川流不息,循環往復。

孩子能因愛而感恩,因感恩而知足,因知足而快樂,因快樂而幸福。

與各位父母共勉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