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父母的重陽節(潸然淚下)
10月11日,又是一年秋風起,又是一年重陽至。
菊花盛開,漫山紅楓。
秋意漸濃,夜色漸長。
有詩雲:九日明朝酒香,一年好景橙黃。
年少不懂重陽,只顧欣賞秋景。
行至中年,歷經悲歡離合,看遍無常世事,才對重陽有了更真切的感悟。
01
小時候,對重陽節最深刻的記憶,就是課本上王維那首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。
開元六年,十七歲的少年王維從蒲州趕赴長安。
他憑藉著一張琴、一支筆,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。
長安繁榮昌盛,權貴賞賜不斷,卻不曾減少王維漂泊他鄉的哀愁。
九月初九,他獨自登上高山,眺望故鄉,越發想念千里之外的親人,提筆寫下:
獨在異鄉為異客,每逢佳節倍思親。
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這些,是老師告訴我們的。
但年少的我並不懂何為思念。
彼時,父母親人都在身邊,生命裡重要的人,想見便能見到。
於是,重陽對我來說,不過是秋日裡一個稀鬆平常的日子罷了。我對它最大的期待,就是學校組織的秋遊。
自漢朝開始,就有「陽春三月踏青,重陽九月辭青」的說法。
秋寒將至,人們趁著最後的暖意,在這氣清景明之時登高遊玩。
蘇遼就曾在《定風波·重陽》中描述過一群少年歡度重陽的場景:
與客攜壺上翠微,江涵秋影雁初飛,
塵世難逢開口笑,年少,菊花須插滿頭歸。
元豐四年,重陽時節,被貶黃州的蘇遼和客人帶著美酒登上青山。
秋景雖美,可朋友們大多都是背井離鄉之人,各有各的哀思,愁眉苦臉。
卻見一群少年,在山野間嬉戲、追逐、高歌,要將菊花插滿頭髮才肯回家。
那時候,我也只知道跟著朋友在漫山紅色中玩耍,撿最像五角星的楓葉,採最鮮紅的山茱萸…
絲毫不懂一朵小小的山茱萸,便是凝結了中國千禧年傳統文化中的鄉愁。
對少年來說,任何一個節日,都可以是幸福快樂的。
如今才明白,幸福不是因為節日,而是因為有父母遮風擋雨,可以無憂無慮。
02
關於重陽,更深層一些的意義,是父親教我的。
那年爺爺病重,正值重陽。
父親帶我來到小鎮山頂寺廟,為爺爺燒香,回去的路上,採來山茱萸,插在門上。
一輩子都是農夫的父親也說不清其中道理,只是告訴我,可以為爺爺祈福。
等我長大,見識增廣,才知道茱萸雅號“辟邪翁”,菊花又名“延壽客”。
這些民間的說法,都在揭示重陽的主題:祈福。
《易經》把「六」定為陰數,把「九」定為陽數。
重陽,九九歸一,萬象更新,古人認為這是一個吉祥日子。
南北朝時期的作家吳均,在《續齊諧記》中記載了東漢方士費長房的一個故事。
修道成仙的費長房,收了一個名叫桓景的徒弟,有一天費長房對桓景說:
「今年九月初九,你家鄉汝南的瘟神又要出來害人。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,菊花酒一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