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:不是困於貧窮,而是毀於期待
久而久之,再好的感情也會被消磨得所剩無幾。
我想起林語堂的妻子廖翠鳳。
廖翠鳳出身名門,自小接受精英教育,但婚後從未強求林語堂成為上層精英。
林語堂也欣賞妻子的獨立,支持她擔任紐約救濟會的副會長,從不強求她變成賢妻良母。
正是這種互相理解,讓兩人走過漫長歲月,依舊幸福如初。
鄭淵潔曾說: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,意味著把失望留給自己。
改造伴侶,大抵落得失望;強求別人,注定兩敗俱傷。
降低期待,做好自己,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與圓滿。
03
放下對孩子的苛求,默默成全
中國青年報曾做過一個調查,結果顯示:
大約有七成家長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,大約六成家長會羨慕“別人家的孩子”。
父母希望孩子成才沒有錯,但過高的期待,會讓父母自己陷入焦慮,孩子也背負沉重的壓力。
《涼子訪談錄》中,有一個女孩患上了抑鬱症。
她從小成績很好,但媽媽卻很少表揚她,而是不斷拔高標準讓她去突破。
有一次數學考試,她得了97分,那次題目出得比較難,她已經是班裡的第一名了。
但媽媽沒有很高興,反而冷冰冰地問:“剩下的那3分哪裡去了?”
女孩一下子就崩潰了。
即便長大成人,媽媽嚴苛的標準也一直住在她的心裡。
她生怕自己不優秀,遇事總反省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。
因此,她活成了一個始終在討好別人的人,被同事中傷,被老闆PUA,壓根不敢吭聲。
她嘴上不說,心裡卻怨恨媽媽。
上學時每到放假她寧願做兼職也不回家,工作後也經常以工作忙為由,拒接媽媽的電話。
為人父母,大多望子成龍。
但親子關係猶如橡皮筋,扯到一定程度,就會變形、斷裂。
一味以自己的願景去規劃孩子的人生,只會將孩子越推越遠。
降低期待,讓孩子的人生順其自然,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成全。
紀錄片《新人生七年》中,奧利弗的父母,從小就為他規劃了一條“精英路線”。
他小時候讀最頂級的私立幼兒園,長大後進入耶魯大學,畢業後,如父母所願成為名企精英。
然而父母常年的高壓,讓他喘不過氣來。
他整日鬱鬱寡歡,與父母關係疏離,在戀愛中也屢屢碰壁。
28歲那年,奧利弗與父母大吵一架後,堅決要從名企離職,重返校園。
看著眼前這個暴怒的兒子,父母心碎又震驚。
但思前想後,他們接納並支持了兒子的選擇。
如願重回校園的奧利弗,萌生了寫作的夢想,遇見了喜歡的女孩,也開始願意重新親近父母。
沒有人能夠將孩子永遠框在自己的預期之中。
為人父母最好的修行,讓孩子成為他自己,而不是你人生的複製品。
▽
經濟學中有個著名的公式:幸福=效用/期望值。
這個公式,同樣適用於家庭。
當我們不再執著於自己的期待,家裡強迫與改造不見了,理解與關懷就能住進來。
經營家庭關係的良方,就是不強求,少期望。
往後對家人,少苛責、多包容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