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衣服裡,藏著一家人的福氣
有道是:“比你有錢的人,比你還節約。”你有什麼理由不節儉呢?
05
衣服贈送外人,善良真誠。
“澎湃號”裡有一篇關於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張桂梅老師的文章。
張老師去船房鄉做家訪的時候,看到學生家裡,連像樣的家具都沒有,學生蹲在一旁烤火。
家訪結束時,她把衣服脫下來,送給了學生。
平時,有人送新衣服給張老師,她都不捨得穿,一轉身就送給了窮苦的學生。
當我們認為,時代在變好,隨隨便便可以買很多衣服的時候,還要想到,很多人買不起新衣服,甚至穿著打補丁的衣服。
如果一個家庭,常常把舊衣服整理好,想辦法送給需要的人,說明這個家庭,常常有善行。雖然,衣服給了誰,不一定很清楚,但是善良的品格,留在了家庭裡;好家風,在傳遞。
06
衣服回收再利用,心靈手巧。
我的外婆,對每一寸布都特別有感情。
每天夜裡,外婆都會點起煤油燈,不是納鞋底,就是做布鞋、小孩子的尿片、背帶等。
當然,外婆做的每一樣東西,都來源於“舊衣服”。
把舊衣服洗乾淨,剪成鞋樣,用米飯糊起來,再用針線納好,就變成了“千層底”。
沒有上過學的外婆,請外公在鞋墊上寫幾個字,然後照著繡出來。鞋墊也變成了藝術品。
《朱子家訓》裡說: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半絲半縷,恆念物力維艱。”
當我們把舊衣服再一次用起來的時候,衣服就持續增值了。如果家裡有舊物再利用的傳統,那麼一家人就有了“新的工作”,日子變得充實,家風變得正派。
特別是一些繡花的活,經過幾代人的努力,變成了傳家寶。
07
很喜歡這樣一句話:“管理衣服,照顧身體,就像把擁有任何點滴幸福的可能性賦予了自己。”
衣服舊一點,土氣一點,不會影響快樂。反而是那些喜歡攀比、追求奢華的習慣,會讓人“自慚形穢”。因為有了慾望,有了“人比人、氣死人”的態度,因而穿什麼都覺得不夠好,失去了信心。
泰戈爾說過:“那穿起王子的衣袍和掛起珠寶項鍊的孩子,在遊戲中他失去了一切的快樂;他的衣服絆著他的步履。”
願你我, 在追求外表美的時候,別忘了豐富自己的內心。
你的衣服,代表了你的生活態度,體現了你的家庭狀態。
生活需要用錢,更需要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