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人到了一定年紀,拼的不是能力,而是容人的格局

​人到了一定年紀,拼的不是能力,而是容人的格局
value101 2024-10-15 檢舉

容人之短

秦朝李斯在《諫逐客書》中說:

“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

泰山不捨棄任何土壤,所以能那樣高大;河海不排斥任何細流,所以能那樣深廣。

人也一樣,成大事者,不僅自身要有能力,更要有不以小惡棄人大美的智慧和遠見。

 

任正非曾在接受中央電視台獨家專訪時,提到一個故事:

華為的5G一直處於領先地位,與一個俄羅斯小伙子有關。

 

但這個俄羅斯研究所的小伙子很不合群,在公司待了十幾年了,也不與人交流,一天到晚地玩電腦。

“管研究的人去看他,他跟人打個招呼就不理人了。他不善於打交道,我們都不知道他天天在幹嘛。”

任正非沒有因為他的缺點放棄他,而是非常珍惜他在技術上的過人之處,專門為了他在俄羅斯建立一個華為的科學研究院。

並且在公司內部對他百般質疑時,極力維護道:人才在關鍵時刻才知道。

果然,8年後突然有一天,他聯繫任正非說,找到了突破了2G到3G的算法。

這項技術突破領先世界其他國家,讓華為迅速佔領了歐洲的市場。

就連任正非也自豪地說道:“我們現在很厲害,與這個連戀愛都不會談的小伙子有關。”

莎士比亞說:

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。

它賜福於寬容的人,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。

與其放大別人的弱點,不如取人之長,容人之短。

當你以寬厚之心,去容人之短,方能贏得更多人敬佩與尊重。

 

4

容人之異

周國平曾說過:“一個人如何對待持有不同觀點的人,比他自己持有何種觀點,更能反映他的格局。”

真正大格局的人,在堅持自己主張的同時,也能容納他人的不同。

胡適到上海,借住在亞東圖書館期間,陳獨秀經常前去光顧。

每次兩人見面,一個講馬克思主義,另一個講實用主義;一個講蘇聯如何如何,另一個講美國如何如何。

每次都會爭得面紅耳赤,但“過不了幾天,陳獨秀會再來,重新挑起一場爭論。”

兩人立場不同、觀點雖不同,但私交卻勝似親人。

陳獨秀一生多次入獄,每次胡適都積極地奔走救援,多次幫他減刑、出獄。

 

1925年,胡適在給陳獨秀的一封信裡寫道:

我們兩個老朋友,政治主張上儘管不同,事業上儘管不同,仍不失其為老朋友者,正因為你我腦子背後,多少總還同有一點容忍異己的態度。

薛渲說,唯寬可以容人,唯厚可以載物。

當遇到意見不一的時候,要擅見其長,不拘於其短。

北大校長蔡元培對學者辜鴻銘便是如此。

很多支持新文化運動的人,都難以接受守舊的辜鴻銘。

他們認為像他這樣的人,不適合待在北大,紛紛呼籲開除他。

蔡元培卻力挺辜鴻銘:“廈門辜湯生性尤怪癖,然英文程度不淺。”

在蔡元培看來,雖然辜鴻銘與自己所持的文化觀點有所偏差,但辜鴻銘博學多才,有值得欣賞的一面。

果然,後來辜鴻銘主講的《中國人的精神》系列講座風靡北大,引起強烈反響。

人活在世上,不可能所有人都與你的觀點一致。

有格局之人,既能欣賞滿院的繁花,也能珍惜地上的雜草。

人心是相互的,你容別人一尺,別人才會敬你一丈。

 

蘇霍姆林斯基說:“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,比懲罰更強烈。”

到了一定年紀越發覺得:能力,可贏一時;心寬,卻能贏一世。

當你腹中能撐船,遇到的所有人,都是你的擺渡人。

 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