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給所有內耗的女人:《你不必是一朵花》
外婆卻不以為然。
她悄悄對理微塵說,大年初一,至少清真飯店會營業,因為穆斯林不過農曆新年,他完全可以找家清真飯店,吃頓熱騰騰的飯食。
就算找不到,也能在溫暖的麵包店借坐。
他完全是自討苦吃,之後的反覆訴苦也就沒有任何意義。
現實中,多少人正無意識地犯下同樣的錯誤。
有的人在家裡拼命操勞,憋出一腔怨氣,向家人隨意傾瀉。
有的人不捨得浪費,吃一些過期的食物,結果把自己弄進了醫院。
有的人為了省錢,忍著病痛不去檢查,把小病拖成了疾病。
其實,這些苦是沒有意義的,都不過是用一廂情願感動自己,為難全家。
人生已經夠艱難,有太多的貧窮、疾病、意外、辛酸……我們逃不脫,避不過。
又何必再自找些沒有意義的苦,來折磨自己和他人。
不如順應本心,做想做的事情,享受應得的歡樂。
為未來積蓄足夠的能量,你才有能力對抗生活所帶來的刁難。
4
關於成長:打破貧窮陷阱,不要刻意省錢。
外婆出身富貴,也曾一度赤貧。
但即使最窮的時候,她也沒想過,把所有心神都集中在省錢上。
外婆一直有個短板,由於年少時養尊處優,她做不好家務。
她沒有像尋常人家的妻子那樣認真學習,而是直接放棄,花錢僱用保母處理家務,照顧孩子。
她則把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,全都投入工作。
多年下來,外婆不但賺足夠的金錢養活家人,還步步高升,當上了學校的教導主任。
她的理念,也影響理微塵。
理微塵同樣不擅長家務,也同樣僱用了專業清潔。
她很清楚:只要花50元購買1小時的服務,就能完成自己4小時的家務量。
自己用這4小時創造的價值,收益遠大於1小時的保全費。
有趣的是,當理微塵把外婆的理念傳遞給清潔阿姨,清潔阿姨轉頭給自家雇了個時薪30元的清潔。
此後,清潔阿姨可以省下為自家做家事的時間,專心在外打工,一出一入就純賺20元。
後來清潔阿姨又抽出時間考證,時薪達100元,淨收入更是大為提高。
從外婆到理微塵到清潔阿姨,這一脈相承的成功,完美演繹了外婆的理念:
開源比節流重要,投資自己比一味省錢更重要。
畢竟省錢,是有上限的。
一個人若是過度節約,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廉價的定位,陷入「不配得」的心理暗示。
久而久之,他的眼睛只會盯著眼前的小利,格局越來越狹隘,最後把自己困死在原地。
真正有遠見的人,都懂得跳出貧窮的陷阱,主動投資自己。
給頭腦花錢,持續學習深耕能力。給情緒獎勵,取悅自己滋養心靈。
當你不再把心力聚焦在省錢上,就有底氣和能量展開心胸,擁抱更多的機會。
5
關於處世之道:戒掉受害者心態,掌握人生的主動權。
書中最令人驚豔的,還是外婆的處世智慧。
她永遠能抓住重點,永遠直達本質,不被繁瑣的人情世故牽絆。
外婆晚年時,處理過這樣一件小事。
她居住的大院外側有一排商店,其中一家店的老闆,總是順手把污水潑在門口。
有人私底下抱怨不已,有人跌倒卻不好意思爭辯,只能自認倒楣。
也有人上門講述危害,可店家一味敷衍,就無計可施。
外婆則不然。她不在乎店主的敷衍,不在乎別人的議論。
既然認定了髒水會帶來安全隱患,就一遍遍上門勸說。
她的堅持,引來附近居民的支持,許多人加入展開「車輪大戰」。
最終,老闆只好低頭,規規矩矩把污水倒進下水道。
理微塵對此很不理解,為什麼很多人充滿怨言,店主最開始卻沒有改變呢?
外婆則回答說,欺負你的人不會因為你抱怨而收斂。自憐對事情的改變沒有任何用處。公平往往不是等來的,是爭取來的。不要總是想“他害我”,要想“怎麼辦”。
需要改變的是自己,採取行動爭取利益的也應該是自己。
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時候,千萬不要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。
這種心態會讓你心安理得把責任歸咎於他人,從而放棄自己的努力。
更會讓你覺得自己無能又無助,只能等待別人的救贖。
鄭淵潔說,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,意味著把失望留給自己。
往後,路自己走,事自己扛。困難來了就應對,權益受損就維護。
牢牢把握人生的主動權,才是真正對自己負責的活法。
▽
書中有個觀點,讓人耳目一新:
很多人的內耗,源自於把人生當成減法。
一旦生活偏離預期,他們就會患得患失,擔驚受怕。
外婆卻把人生當成加法。
活在當下是唯一的前提,所有經驗都是在此之上的收穫。
一旦悟透了這一點,就不會再擔憂得失,也不會有多餘的情緒。
跟隨本心而行,成功了固然可喜,失敗了亦沒有遺憾。
只要用力活過,當下的每一天,都能有不一樣的收穫。
點個讚吧 ,與朋友們共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