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運動改造大腦》:動起來,能解決你99%的內耗
英國利茲都市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:
把兩百多名上班族分成兩組,一組在午餐後運動30分鐘到一小時,一組則什麼都不做。
每天下午,研究人員都會觀察這兩組人員的工作狀態。
結果發現,那些午餐後無所事事的員工,常常會感到心煩意亂,一點小事,就能讓他們胡思亂想半天。
而那些運動後的員工,做事有條不紊,更有幹勁,抗壓力也更強。
醫學博士約翰·瑞迪,進一步研究發現:
運動可以透過刺激腦幹、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的方式,讓人變得積極樂觀。
他將觀察寫進了自己的書裡,新書發行後,迅速引爆亞馬遜書榜,再版超過16次,風靡全球。
這本書,就是《運動改造大腦》。
書裡,瑞迪透過豐富的案例,揭示了運動和大腦之間的連結。
他認為:
「一個人,受到的壓力越大,越需要運動,保持大腦的順利運行。”
如今,人們生活節奏明快,多少都有感到焦灼、疲憊的時刻。
如果你也身陷負面情緒的泥淖,不妨看看這本《運動改造大腦》。
只要動起來,就能減輕你99%的內耗。
1
動起來,能緩解焦慮
村上春樹曾形容自己跑步後的狀態:
「我終於坐在了地面上,用毛巾擦汗,盡興地喝水。
解開跑鞋的鞋帶,體內彷彿繩結纏繞的東西,正在一點點解開。 」
身處紛擾世間,人們難免被瑣事纏身,而運動,則是舒緩心緒的速效藥。
思緒紛亂時,運動出一身汗,心中的焦慮、煩躁,也會跟著被蒸發殆盡。
在《運動改造大腦》中,艾倫就是一個典型例子。
艾倫是一家公司的經理,她卻常常感到心神不寧。
參加飯局時,她總是心慌意亂,害怕自己出糗;
管理部屬時,她又會躊躇不定,擔心佈置的任務,會帶給大家困擾。
再加上工作繁忙,常常要處理各種棘手的難題,艾倫常常感到壓力爆棚。
她找到瑞迪醫生傾訴苦惱,瑞迪建議她,不妨做一做喜歡的運動,緩解壓力。
於是,艾倫開始每天做暴汗有氧操。
堅持了一段時間後,她發現自己很少再有亂七八糟的雜念,處理工作時,也變得自信從容,不再患得患失。
對此,瑞迪分析:
運動會促使大腦分泌血清素、多巴胺等多種激素,讓人產生愉悅感;
同時,也能觸發人體釋放抗焦慮的神經傳導物質,阻斷大腦的焦慮回饋循環。
想緩解焦慮,運動無疑是副作用最小也最符合人體規律的方法。
在高速發展的社會裡,很多人被動捲入生活的潮流,不是被KPI考評趕著走,就是被家裡各種突發狀況搞得精疲力盡。
如果你覺得負面情緒積壓到了極點,不妨透過運動,緩一緩緊繃的心弦。
下班後跑跑步,讓疲憊的身心,恢復久違的活力;
週末去打打球,讓所有不如意,隨汗水蒸發殆盡。
當你運動到全身發熱、通體舒暢,心中的一切煩躁,也將被洗濯乾淨。
2
動起來,能治癒身心
書裡,作者提到一位叫派爾斯的病人。
父親和岳父相繼過世後,派爾斯悲痛欲絕,終日以淚洗面。
沒多久,他就感到胸部絞痛、呼吸困難。
檢查發現,派爾斯患上了結節病,肺部佈滿了絮狀陰影。
這預示著病灶會蔓延全身,最後致人死亡。
得知病情後,派爾斯的心就像墜入冰窟,涼透了。
他絕望地把自己關在家裡,等待死神的降臨。
可一段時間過後,病情沒有任何加重的跡象。
百無聊賴的派爾斯,打算做些什麼,打髮內心的空虛。
派爾斯曾經是個出色的運動員,工作以後,他已經很久沒有運動了。
那天,派爾斯靈光一閃,對自己說:
“既然生死掌控不了,至少運動還是我能控制的。”
派爾斯下定決心,透過每天跑步,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。
最初,他只能跑很短一段路。
但每次跑過終點線、感到心臟強有力的跳動時,他就會自我安慰:“我今天大概不會死了。”
漸漸地,派爾斯把跑程增加到了800米,4800米,最後是12000米。
每突破一次極限,派爾斯都會感到血脈僨張,暢快淋漓。
一段時間後,派爾斯去醫院做複檢時,發現肺部的陰影消失了很多。
5年以後,他的病居然奇蹟般地痊癒了。
回顧這次非同尋常的經歷,派爾斯感慨:“是運動,拯救了我的生命。”
面對疾病的重拳、意外的突襲,每個人都會手足無措。
而運動,則會啟動身體的能量,讓我們更有底氣,對抗困境和無常。
卡羅萊納大學曾在研究中發現:
每週慢跑5天的人,盛行率比從不運動的人,少了整整一半。
再好的保健品,也比不上運動,能夠強身健體。
在行走世間,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預知命運的風雨。
但仍可透過運動,養好筋骨,為自己增加一些底氣。
維持運動的習慣,增強體魄,提升心力。
生活越難,越要把自己從泥淖中打撈出來,遠離頹喪和低迷。
當你在運動中,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,許多痛苦也會跟著消失。
3
動起來,能重塑生活
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?
明明想要減肥,但總是堅持不了幾天,就因為各種理由放棄;
計畫不再熬夜,但一拿起手機,就會不由自主玩到凌晨兩三點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