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話的最高境界:《非暴力溝通》
你是否遭受過這樣的對待?
工作上,僅僅跟某個同事意見不合,就被對方貶低得一無是處;
感情裡,伴侶明明渴望你多給點關心,一開口卻是抱怨你冷漠自私;
在家庭中,父母也常把指責當作口頭禪,一言不合便大吼大叫。
臨床心理學博士馬歇爾·盧森堡也有類似的經歷,並因此思考了兩個問題:
人,為什麼會互相傷害?又為什麼會心存愛意?
他將自己對這些問題的探索,以及解決人際衝突的經驗,都總結在了《非暴力溝通》一書中。
他在書中指出:“也許我們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'暴力'的,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。”
面對同樣的一件事,你表達的態度和方式,往往會決定溝通的最終效果。
倘若你嘴裡的話太過尖銳,動不動就惡言輸出,跟任何人的關係都會變得千瘡百孔。
學會非暴力溝通,是每個成年人不可或缺的修行。
1
再親密的關係
也會毀於不好好說話
書中提到,科羅拉多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哈維,專門研究語言和暴力的關係。
他從許多國家的文獻中,隨機抽取了若干樣本,統計出涉及評判的負面字詞使用頻率。
研究結果顯示:負面字詞的使用頻率越高,該地區的暴力事件就越頻繁。
所有夾槍帶棒的嘲諷、質疑與指責,不只是輕飄飄的話語,更是人際互動中不定時的炸彈。
隨著一句狠話,一聲怨言說出口,再好的關係也會分崩離析。
作者在書中提到一位女性諮詢客戶,因與家人關係不和而倍感煩惱。
多年來,她每天為丈夫和孩子準備一日三餐,連假日也圍著爐台來回轉。
事實上,她並不喜歡做飯,但身為好妻子、好媽媽,她強迫自己堅持了下來。
她向作者哭訴:“20年來,我每天都不得不做飯,一進廚房就特別煩躁。”
疲於應付料理的她,心中很是委屈,希望丈夫和孩子幫忙分擔家務,或安排外出用餐。
但她並未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,說出自己的想法,而是選擇了最糟糕的溝通方式。
丈夫回來得稍微晚一點,她便大發脾氣氣道:“不知道全家人都在等你嗎?”
孩子偶爾胃口不好,吃得太少,她就厲聲斥責:“你的口味怎麼這麼挑剔?”
每天結束用餐後,她也一邊獨自收拾碗筷,一邊抱怨丈夫和孩子不知感恩。
她口中沒完沒了的牢騷,常常惹得丈夫和孩子心生厭煩,甚至忍不住與她爆發爭執。
對此,作者指出:不會好好說話,是一段關係從親密走向疏離的根源。
暴力溝通如同一把鋒利的利刃,會在他人心中留下鮮血淋漓的傷痕。
那些脫口而出的惡言、張嘴就來的批判、不假思索的質疑,會把周遭的人越推越遠。
看過這樣一句話:言語上的虐待,無異於靈魂上的謀殺。
口無遮攔,習慣指責的人,傷害了別人的感情,也消耗了自己的人緣。
2
你說話的態度
決定了生活的溫度
書中,作者談到一對夫妻的故事。他們結婚第一年,妻子花錢大手大腳,兩度透支了銀行帳戶。
此後的39年間,丈夫便掌管了家裡的經濟權力,嚴格控制妻子的開銷。
妻子非常生氣,認為丈夫並不信任自己,為此與丈夫爭執不斷。
為了解開二人矛盾,作者詢問妻子:“在這場金錢衝突中,你知不知道丈夫的需求是什麼?”
妻子沒好氣地回答:“很明顯,他就是一分錢都不想讓我花,因為他和他爸一樣摳門。”
丈夫也氣沖沖地回懟:“在花錢這件事上,你完全沒有責任感。”
火藥味十足的話語,讓這場原本為了緩解矛盾的溝通,變成了雙方的自我辯護和相互指責。
眼看夫妻倆怒氣越來越大,作者試著引導丈夫:“你是不是感到害怕,因為你需要在經濟上保護你們的家庭?”
原本眉頭緊皺的丈夫,彷彿一下子被戳中內心,連連點頭表示認同。
緊接著,作者以更加柔和的語氣,對那位太太說:「我體會到你很傷心,你希望丈夫信任你能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。」感受到理解和尊重的妻子,眼眶立即濕潤了,回答:「是的,一點沒錯!」在作者的指引與安撫之下,夫妻倆終於不再受情緒的支配,理性地探討起問題的本質。
妻子了解丈夫對家庭安全的顧慮,丈夫也明白了妻子渴望得到更多信任和支持。
隨後,他們只花20分鐘時間,便重新商量了財務分配和管理的方法。
雙方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,多年累積的隔閡也消失。
作者總結:化解人際衝突並不難,前提是我們必須設身處地考慮他人感受,尊重他人需求。
然而生活中,有太多人常被情緒裹挾,對他人惡語相向,將微不足道的摩擦引爆成無法收場的紛爭。
遇到任何問題時,發洩情緒只會讓誤解越來越深,彼此批判只會讓衝突越積越大。
心理學家武志紅說:“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,而是對方是怎麼感受的。”
停止情緒的碰撞,嘗試心靈的交流,心平氣和地把各自想法擺上舞台。
一旦你敞開心扉,不再抗拒對方,再複雜的糾葛也會迎刃而解。
3
說話的最高境界
是掌握非暴力溝通
書中有這樣一段話:
語言是窗,或是牆,它審判我們,或令我們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