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成熟的中年人,早就戒掉了朋友圈
微博上看到一個熱門話題:#你微信有多少個聯絡人#
底下的評論區,有個回應甚是紮心:
“好友倒是不少,但真正能說上話的寥寥無幾。”
的確,在如今這個微信盛行的年代,誰的朋友圈不是繁花錦簇,加了各式各樣的好友。
一句“加個微信吧”,彷彿已經成為了社交場上的標配。
但那些朋友圈裡的關係,大都不過點讚之交而已,當你真正需要時,能挺身而出的又有幾個人?
正應了一句話:“通訊錄裡越擁擠,心裡就越空虛。”
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後,你會發現真正的交情,從不在朋友圈裡。
有位匿名網友,分享過這麼一樁往事。
有一次,他和同學大文到北京出差。
途中,大文發了條朋友圈說下一站北京,還配了張高鐵站的圖片。
沒一會兒,就接到老友阿九的電話。
阿九說他也在北京,大家好久不見了,剛好一起聚聚,隨後便告訴大文一間飯店的地址。
大文沒想到多年過去,阿九還記得當初的同學情誼,便爽快地答應了下來。
網友有些狐疑地問:“請我們去這麼高檔的酒店,別是知道你乾筍生意做得好,想要討什麼便宜吧?”
大文連連搖頭:“我以前和他關係挺好的,應該就是敘敘舊而已,別辜負人家一番好意!”
然而,等到了餐桌上,剛沒聊兩句,對方果然就談起了關於「乾筍」的事情,話裡話外,就是想從大文這裡低價收購一批乾筍。
都說,吃人嘴軟,拿人手短,事已至此,大文也不好拒絕,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了阿九的請求。
阿九聞言喜不自勝,不只買了單,還殷勤地把兩人送到辦事的目的地。
《擺渡人》中說:
“其實沒那麼多人在意你,大部分人都只關心和自己有關的事情。”
生活中,你是否曾經遇過這樣的情況:
多年不聯絡的朋友,突然找你寒暄,只為了讓你去參加他的婚禮;
受邀去參加同學聚會,但到了才發現,聚會不過幌子,談生意、拉關係才是目的…
年少時純粹的陪伴,好像一去不返,取而代之的是利益當先,情誼放一邊。
中年人的世界裡,有太多「常連結」的背後,都寫滿了人性的複雜與需求。
互動頻繁的,不代表惦記牽掛,也許是在你身上有利可圖。
關心寒暄的,也未必就是想知道你的近況,也許為了有朝一日求你幫忙。
這是生活的常態,也是人生的無奈。
行走在紛繁世間,我們能做的不過是:不高估和任何人的關係,也不對他人抱有過多期許。
曾看過一場社會實驗。
節目小組請到幾位受訪者,在徵得同意後,要求他們各自展示微信好友數量。
有的人加了幾百個好友,有的人數則高達上千。
主持人請他們任意選擇一位好友,打電話向其尋求幫助,只要有人願意幫忙,就視為挑戰成功。
於是受訪者們紛紛開始行動,那些好友多的,更是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。
可打通電話後,有的直接被掛斷;有的早已被對方拉黑;還有的即使接通了,電話那邊來了句“你哪位”,讓人瞬間不知該如何開口……
最後,竟沒有一個人挑戰成功。
想起一句話:
“人脈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,而是關鍵有多少人認可你;不是你和多少人打交道,而是多少人願意主動和你打交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