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家庭最可悲的狀態:子女在等父母的救助,父母在等子女的孝順
子女在等父母的救助:父母卻偏心、普通、貧窮。
許多孩子走向社會,心裡其實暗暗指望父母能成為他們的後盾,可現實往往是一盆冷水潑頭。
父母的偏心、平庸,甚至貧窮,早已讓他們失望透頂,卻又無力擺脫這種情感上的糾葛。
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原生家庭的“傷害”,其實他們心裡深處,還是希望能靠一靠父母的肩膀。
要是因為這種依賴心,最後混成個啃老族,那就真的無藥可救了。
走入社會的年輕人,滿腹經綸卻無處施展,打工幾年後不甘心,只想自己創業拼一把,結果發現手裡沒半點本錢,想向父母借,才猛然發現父母不過就是普通人,窮得叮噹響。
小時候那種「父母無所不能」的幻像一下子破滅得連渣都不剩。
小時候,一個孩子想要天上的月亮,父親笑著說:「行啊。」轉身端來一盆水,月亮的倒影就在水面蕩漾。
母親也總是用那些光怪陸離的故事,哄騙孩子進入一個又一個奇妙的夢境。
可長大後呢?才知道這些不過是成年人自導自演的「小把戲」。
父母本想全心全意給每個孩子最好的教育,拼命賺錢買學區房、上補習班、請家教,好像為了孩子的未來煞費苦心,但現實卻擺在眼前:這些努力可能在巨大的差距面前不值一提。
父母在社會關係上的弱勢更讓孩子失望,特別是農村的家庭,認識的人不過是七大姑八大姨,能託付的事也只是些搬磚挑土、街頭巷尾的雜活兒。
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早就看透了這一切,只是從來沒說出口罷了。
03
詩人勞倫斯曾說:「你將擁有的家庭,比你出身的那個家庭重要。」這話真沒錯。
當一個家庭出現了問題,咱不能光顧著怨天尤人、指責別人,得積極面對,自己先動起來。
要明白,父母不只是家庭的,他們還有自己的世界;子女也一樣,得有他們的天地。
家庭的幸福靠的是房子、錢這些實打實的東西,可這些東西哪來的呢?還不是從社會上掙的。
家裡規矩是需要,可規矩死板了,日子也死了。
每個人得有點兒擔當,能推出個主心骨來,家裡才能有凝聚力,才能過得順風順水。
到了歲數,父母和子女該各管各的了,別再啥事兒都拴一塊兒。
適應新模式,大家都好,家庭才能興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