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過五十才明白,70後的家庭,通常有這3個共通性
就算回老家住,住親戚家也是客人,說穿了,終歸是外人。
很多新蓋的房子也是一鎖就是十年八載的,等著空下去。
說是回農村養老,最後還是在城里安了身,這也是七零後不得已的選擇。
那些沒翻修的老房子,早就成了危房,搖搖欲墜的殘牆斷壁,連住人都不敢住。
日子越越遠,鄉愁再深,也抵不過現實的無奈。
03
為了孩子的未來,
我們把積蓄消耗在了進城的路上。
為了讓孩子有個更好的未來,很多70後拼命進城,把打工多年存下來的積蓄全砸了進去。
湊不夠的,再咬牙借點,勉強有了個房子安身。
父母跟著來陪讀,自己夫妻倆再跑到外地打工,努力把欠下的錢一點點還上。
小時候上學,翻山越嶺、走泥濘小路是常事兒,可如今誰還捨得讓孩子吃這樣的苦?
花再多錢也要讓孩子有書讀,住得舒服。
回頭想想,多少70後原本壓根沒打算在城裡買房,可為了孩子,硬著頭皮也得上。
一線城市住不起,至少在縣城有個窩,也算給了下一代一個盼頭。
可現實哪有這麼簡單?
很多人到了五十歲依然背著一身債,咬著牙繼續撐,只盼著再撐幾年,日子能稍微好點。
正如董藩教授說的:“進了大城市,就是為下一代創造了一個好的環境。”
但這環境,是我們用血汗換來的。
04
所以啊,別光顧著嘆氣,得正視現實,為了後半生能走得順點。
未來幾年啊,存點錢才是硬道理,想想自己能不能搞到退休金,別等老了還得到處打工受氣。
孩子長大了就撒手吧,少管他們那一攤,給自己減減負,讓他們早點獨立。
走了這麼遠的路,也得給自己留個後路,才有個安穩的晚年。
五十歲不是什麼絕境,而是下半場的起點,別讓它成了你的終點。
餘生還長,日子要精打細算地過,但也別忘了給自己留點喘息的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