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人過世前,不流淚、不悲傷的人,多半是以下幾類人

親人過世前,不流淚、不悲傷的人,多半是以下幾類人
value101 2024-09-28 檢舉

《蘭亭集序》裡那句「死生亦大矣,豈不痛哉!」寫得可真是深刻。

但你細琢磨一下,現如今,親人過世時,有些人眼淚也不掉、悲傷也不顯,難道真是冷血無情嗎?非也!

這事兒啊,背後有個門道。

活著這麼一遭,除了生死,其他的不過是小擦傷罷了。

但等真到了生死關頭,眼淚還能藏住,那就奇了!

但別誤會,他們不是鐵石心腸,只是早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,麻木到沒了感覺。

 

01

親情的捆綁與解脫。

「只願天堂那邊,沒有痛苦。」這句話真耳熟,好像每個心存善念的兒女都會念叨兩句。

我大舅媽七十多歲,癌症找上門,治療過一段時間,病情壓住了。

可是,壓得了一時,壓不住一世。癌症再度復發,痛苦也跟著升級。

你每天看著她,走不了路,吃不下飯,冷熱不知,話都說不清,眼神也是迷離的。

你心疼嗎?當然心疼,可又有什麼用呢?你不過是個旁觀者,看著她一點點被病魔吞噬,卻什麼也做不了。

你說,誰願意看著自己父母這麼痛苦地活著?

 

所以,當他們真的走了,有時候你甚至會覺得是一種解脫。

人走了,煩心事兒也走了。活著的人,沒必要再煎熬下去了。日子還是要過的,放棄抗爭,或許是最後的溫柔。

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與死亡的較量,早晚都要認輸。

你哭得再慘,痛得再久,難道能讓逝者復生?不如接受現實,親人走了,自己活得好一點,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。

所謂解脫,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的悲哀;所謂正果,不過是夢一場,破了就沒了。

有些人,在病痛的折磨下活得不成人樣,死了倒是解脫了。

每天躺著,生不如死,那叫活著嗎?其實,死反而是一種慈悲。

 

02

忍住悲傷,挑起「頂樑柱」的擔子。

當親人走了,你以為自己能肆意悲傷嗎?錯!這時候,你得咬緊牙關,把眼淚硬生生地憋回去,不能亂了陣腳。

社會的現實擺在眼前,頂樑柱這個詞,不是擺設,而是你無法逃避的責任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