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少年看眼,中年看嘴」:子女身上若有這兩個跡象,往往很富貴
02
少年“看眼”,謂之格局。
老一輩常說:“少年看眼,成事看心。”
王陽明,年輕時也是個毛頭小子,沒誰瞧得上,誰能料到他將來成了大名鼎鼎的聖賢,還一度門生遍布天下,桃李滿園。
話說回來,少年們口頭喊得兇,夢想要飛天遁地,要當科學家、數學家、聖賢哲人,但行動光說不練的卻是很多。
王陽明當年也遇過一個叫王艮的小夥,愣頭青一個,聽了老師的「人皆可成聖」就去大街上溜達,指望能碰個活著的聖人回來。
結果,街上一圈轉完,啥也沒撈著,灰溜溜地回來。王陽明那時可沒慣他,冷冷來一句:“人人胸中都有個聖人,只是自己不信,自己埋沒了自己罷了。”
有句老話說得好:“眼睛是心靈的窗戶,書本是智慧的明燈。”
真正的視野,不在於眼睛能看見多遠,而在於心能想到多深。
身為父母,看見自家孩子有點小志向、小夢想的,甭急著潑冷水,哪怕看著不靠譜,也鼓勵一把再說。
都說“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”,可別只讓娃兒讀書讀死了,就成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,那格局不比井底之蛙高哪去。
說回王艮,經過這一頓羞辱後,也算是開了竅,摀著臉去跟王陽明認錯:“老師,您說得對啊,世上聖人多得是,只是咱看不懂罷了。”
這一頓反思,換來了一句“知行合一,致良知”,立刻成了當時的金句,風靡一時。
所以,打開自個兒的格局,敢去讀那萬卷書、走那萬里路,瞧瞧那些老祖宗們都沒見過的世界,把自己的眼界撐大,別等到年紀大了才感嘆「早知道就怎麼怎麼了」。
但別忘了,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是你的小圈子,心能想到的地方才是你的大世界。
03
詩雲:「富貴浮雲變,老成不改顏。」人生啊,你成就的家庭,遠比你出生的家庭來得重要。
得志時莫忘本,拉一把那些還在泥巴裡打滾的人,命運會更眷顧你。
父母該提醒孩子,世事難料,人各有命,但關鍵是做自己。
設定切實可行的目標,走一步算一步,穩穩地往前走才是正道。
成長的路上,少給錢,多給方法;遇到事兒別慌張,練出一副處變不驚的老辣氣魄,不偏不倚朝著夢想去。
想要有富貴命,光靠天生的好命不行,得靠「老成」來撐場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