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“不合群”

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“不合群”
value101 2024-09-20 檢舉

微信加了上千個好友,一到節假日就收到滿屏的群發祝福……

可是,每當心裡有苦悶的時候,打開微信翻遍了通訊錄,卻找不到一個人可以傾訴;遇到困難的時候,不光沒人幫,還可能被人倒打一耙。

這就是現在大多數成年人的社交狀態,被稱為“無效社交”。

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“不合群”

 

作者李尚龍說過他的一個故事:

上大學的時候,他非常喜歡社交。

他在學校參加了3個社團,各種活動一定會到場。

在那個沒有微信的年代,他特別愛留別人的電話。

曾經的他,還把電話薄裡的好友數量當成炫耀的資本。

 

有一次,他結識了一位負責學校黨建工作的老師。

老師半夜一個人值班無聊,他便拎著水果去陪老師聊天。

自以為和老師聊了一晚上,就成為了“朋友”。

但當他寫入黨申請書需要模板,找那位老師幫忙的時候,本以為老師會二話不說幫他,沒成想老師卻回復道:“我沒空。”

後來,當他成為了一名英語老師,當年的那位老師主動找到了他,請他為自己的孩子補補課。

這件事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他後來感悟到:“原來,只有關係平等,才能互相幫助。”

所以,如果你不夠優秀,認識誰都沒用。

混跡在不屬於自己的場合陪笑,以為這樣就能被人重視。

到頭來只能感動了自己,別人可能根本不記得原來你也在場。

反而,當你默默地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後,別人自然會被你吸引。

 

就像李尚龍所說的那樣:“要知道,只有優秀的人,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。”

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“不合群”

 

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“不合群”

 

面對“不合群”,過自己的人生

有句詩說得好:“古來聖賢皆寂寞。”

真正優秀的人,多數都是孤獨而不合群的。

因為他們會在一個人的時候默默努力,找到合適自己的節奏,譜寫出不可複制的篇章。

上世紀六十年代,北大荒有一個“不合群”的知青。

在那個天寒地凍的地方,大部分知青在幹完農活後,會選擇聊天娛樂消遣時光。

但他幹完活還會繼續研究學問,夜深人靜時在煤油燈下學習。

因此,在1977年恢復高考之後,他考進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亞非語係日語專業。

上大學,在那個年代曾經是那麼遙不可及的夢,但是他在堅持下做到了。

大學畢業後,他進入外交部擔任中國駐日大使,憑藉過硬的實力,在外交過程中獲得了好口碑。

他就是我們的外交部部長王毅。

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“不合群”

 

像他這樣一心完成自己的事情,才能避免迷失自我。

有人說:“俄羅斯方塊告訴我們,千萬不要太合群,因為合群你就消失了。”

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,我們習慣於跟隨潮流,做一些拍腦門的事情。

特殊時期,看到大家學烘焙做家庭手作,就跟風學習,結果入不敷出;

 

推行擺攤經濟,便跟著做早飯攤,卻無人問津;

 

創業風潮,不做任何功課就辭職開店,最後賠得血本無歸……

這樣的故事屢見不鮮,所謂的“合群”逐漸成為我們人生路上的絆腳石。

害怕自己與眾不同過於另類,強迫自己隨大流,跟著大部分人的想法走。

殊不知,盲目跟從反而會把自己掩埋在人群中。

唯有清醒地明白自己的定位,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
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“不合群”

 

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“不合群”

 

三毛曾經說過:

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,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裡的參與,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。

於是,孤獨不再美好,失去了他人,我們惶惑不安。

要知道很多高手,總是深居簡出,看上去其貌不揚,住在深山老林裡。

可是,他們會在最關鍵的時候出現,一出現就驚艷四座。

曾經我也相信“哪裡有光,哪裡就是我們前行的方向”。

但現在我想,何不成為光源,在屬於自己的角落裡綻放,然後照亮別人。

 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