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和誰相處,請戒掉你的“弱者心態”

無論和誰相處,請戒掉你的“弱者心態”
value101 2024-07-06 檢舉

 

你如何展現自己,

決定了別人怎麼對待你。

作者:洞見MK

2012年,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卡梅隆·安德森,召集了兩百多名學生進行了一項小組活動。

他先讓每個成員都參與了科學測驗,以確定他們的真實智力水平。

接著,教授又讓學生根據測驗中的表現,進行了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。

結果顯示:

越有自信的人,得到的評價越好。

這種人彷彿自備光環,即使在活動中實際貢獻度很低,也能得到大家的認可。

至於那些唯唯諾諾、自卑膽怯的成員,就算付出了再多,都極容易被忽視和否定。

對此,教授總結:

無論何種關係,一定不要以弱者的身份出現。

人和人相處,說到底都是看碟下菜。

你擺出一副做小伏低的姿態,別人只會覺得你沒本事、好拿捏,把你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。

懂得為自己抬身份,立下強大的人設,別人才會把你當一回事。

與人相處,一定要避免以下4種心態。

1

依賴型心態

有一種草本植物,叫做“菟絲子”,主要透過纏繞在大豆枝葉上,汲取其養分而存活。

這樣的生存方式看起來很容易,可一旦離開了寄主,菟絲子很快就會死亡。

過度依賴的關係就是如此,看似親密無間,實則暗藏危機。

電視劇《平凡之路》裡,有一個很現實的情節。

一位全職太太發現了丈夫出軌後,她的第一個反應不是揭穿對方,而是找律師想辦法保住這段婚姻。

原因很簡單,她沒有收入。

結婚二十多年來,她一直活在丈夫所承諾的美夢裡。

養尊處優,出入高級場所,精心保養自己……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需要找一份工作。

後果就是,她完全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。

當丈夫強硬地離開後,這位太太徹底慌了。

她沒了經濟來源,也失去了精神支柱,生活一下子跌入谷底,喪失了活下去的勇氣,最後選擇了自盡。

這樣的遭遇,真是讓人可憐,又讓人驚醒。

鄭淵潔說過:“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,意味著把失望留給自己。”

人活一世,總有困頓無助的時候。

但不是你一跌倒,就會有人扶你;不是一遇到困難,就會有人幫你。

對別人的依賴,就像迴力鏢。

丟出去的時候輕而易舉,但總有一天,它會自己主動飛回來,狠狠地中傷你。

所以,千萬不要把幸福的權力輕易讓渡出去。

路要自己走,苦要自己吃,事要自己扛。

等你親自穿越了人生的風雨,變得強大而獨立,別人自然會被你的魅力所吸引。

 

2

討好型心態

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:

掏心掏肺地對一個人好,卻被對方視作理所當然;竭盡全力維護感情,卻被別人冷眼相待。

那些付出的好意,最後都變成了委屈的眼淚。

亞里斯多德曾說過:“在一切事務中,適度是最好的。”

一味討好,是關係裡的毒藥。

餘華的《在細雨中呼喊》一書中,寫過一個故事。

孫光林出生在一個貧窮冷漠的家庭,從小爹不痛、娘不愛,還被兩個親兄弟排擠。

一直以來,他都活得孤苦無依。

後來,為了融入群體,他主動巴結上了學校裡的混子頭蘇杭,做了許多自己所不齒的事。

蘇杭騷擾路過的女孩時,他跟著說污話;

蘇杭當眾挑釁老師時,他默不作聲;

蘇杭在學校裡四處招搖,霸凌弱小,他也混入其中,充當打手…

他本以為,這些舉動能為他收穫穩固的友誼。

但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卻讓他寒心。

有一次,蘇杭為了在眾人面前出風頭,拿起柳條就對著他一通抽打,還像使喚牲口一樣,讓他趴到地上去。

身邊的同學也尖叫著、歡呼著,不把他當人看。

孫光林羞憤極了。

他這才意識到,自己的萬般討好,在對方心裡卻像狗一樣卑賤。

從那以後,他下定決心,不再迎​​合他人。

他不再裝模作樣地假裝擁有很多朋友,不再以犧牲自尊的方式求別人的友誼。

漸漸地,孫光林反而實現了自洽。

即使離群而立,他的內心仍平靜而豐盈。

《人間失格》裡有一句話:無論對誰太過熱情,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機率。

很多時候,兩個人的關係開始走下坡路,往往不是因為一方做得太少,而是有一方付出太多。

真正舒服的友誼,從來不需要你踮起腳尖來夠取。

用平等的姿態來相處,真心才能換來真心。

無論在什麼關係中,適可而止的付出,遠勝於沒有底線的討好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