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的層次,看他的名字就知道
人出生的時候,都是同層次的,如同一張白紙。
隨著人的成長,因為學問、金錢、地位等,層次就拉開了。
在平常的生活中,我們都希望遇到高層次的人,避免被低層次的人糾纏。
因此,要辨識人的層次,很有必要。
現在跟大家探討一個主題:一個人的層次,看他的名字就知道。
01
外號,見關係。
小時候,我們和玩伴追追打打,取個綽號是很常見的。
外號和人的特點,有很大的聯繫。 或是因為某一件特別的事情,引起大家的注意,就延伸出一個綽號。
比方說,曾國藩讀書的時候,綽號是「豬仔」。就是大家嘲笑他,學習很愚笨。
聽了大家喊外號,曾國藩也不惱怒,還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戒菸,也感謝大家的鞭策。後來,他一舉成名天下。
當然,有的綽號,小時候可以喊,但長大了,不能隨便喊。可能會產生“嘲諷的口氣”,引發矛盾。
比方說,三國時期的許攸,在官渡之戰中,建議曹操去偷襲袁紹的糧草,立下大功。
後來,許攸自以為了不起,看到曹操,就喊「阿瞞」。
在聚會的時候,許攸總說:“阿瞞,沒有我,你得不到冀州。”
說多了,曹操就計較了,最後找了個藉口,斬殺許攸。
這喊外號,通常會反映關係的變化,人的真實狀況的變化。
外號隨便喊,就是關係的層次很高,彼此互通有無。
不喊刺耳的綽號,是做人應有的禮貌。
成年人,不給人取綽號,是對人尊重,表達友善。
若有人喊自己綽號,心平氣和對待,體現了自己的格局。
02
官名,見職位。
人到了職場,就會被稱為「主任、科長、局長」等,這就把職位的高低,分得清楚了。
一個人的官名在改變,說明他的職位的變動。在職場上,他的層次高低,變化,都體現了。
一個高層次的人,起點不一定很高,但是職場是混得很順的,能夠芝麻開花節節高。
有的人,官名不大,但是勤勤懇懇為人服務,也就體現了「金杯銀杯,不如群眾的口碑」的道理。
比方說,蘇軒參加科考之後,做了大理評事、簽書鳳翔府判官。
烏台詩案之後,他被貶,在黃州做團練副使。
元祐四年,他被重新重用,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。
從一連串的官名,就可以看到蘇遼的人生軌跡,還有層次的改變。同時,從他在杭州建造堤壩,建立安濟坊,可以看到他對群眾的愛戴。
當年,杭州人喜歡蘇遼,「父老喜雲集,簞壺無空攜,三日飲不散,殺盡村西雞」。
有好的職位,又能夠工作努力,職場生涯,就是成就了一個人的層次,是德高望重的體現。
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