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什麼性格,孩子就什麼命
嚇得朱朝陽瑟瑟發抖,不明白媽媽為什麼要這麼對他。
本來就內向不愛說話的朱朝陽,變得更加沉默不言,
以至於他後來被卷進更大的風波中,情緒起伏特別大,甚至一度差點崩潰。
用打罵的方式傷害人,尤其是對孩子,是最愚蠢的一種教育方式。
一個不能控制情緒的媽媽,比一頭怒吼的獅子還要嚇人。
媽媽的壞情緒,是扎在孩子心口的刺。
鄰居家的媽媽就是這樣,她為女兒的學習發愁,常常控制不住情緒罵女兒。
女兒經常不寫作業,上課也愛聽不聽。
當女兒說不會做的時候,媽媽便罵女兒笨,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。
有一次,女兒在看課外書,媽媽一氣之下將書撕了,女兒愣了一下,被嚇哭了。
後來,衝突幾乎天天有,女兒也大聲回應媽媽,有時候甚至與媽媽生氣動了手。
心理學上有個「蝴蝶效應」,某一個地方的一隻蝴蝶拍拍翅膀,別的地方就可能會出現可怕的龍捲風。
媽媽的情緒波動也像蝴蝶一樣,直接決定著孩子的情緒走向。
曾經有人說:「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,當父母不安時,
孩子就會立即警覺,當父母放鬆時,孩子立即感到愉悅。」
尤其是媽媽,她們的情緒就是孩子的晴雨表。
媽媽的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。
如果媽媽是一個情緒化的人,孩子的未來也會陰晴不定,
如果媽媽懂得控制情緒,孩子的心裡才會一片光明。
3、犧牲感強的媽媽,養不出快樂的孩子。
你是否聽過這樣的話:
「我為你花了多少錢,你還不好好學習,對得起我嗎?」
「我是上輩子欠了你什麼,這麼辛苦為你操心?」
「要不是為了你,我早和你爸離婚了!」
有人說,家庭教育中有兩種極可怕的東西,一個叫做付出感,另一個叫做犧牲感。
家有犧牲感強的媽媽,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。
作為媽媽,教育孩子要拋棄「犧牲感」,不必犧牲自我來給孩子所謂的「成全」。
犧牲感強的父母,總把孩子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,卻以失去自我為代價。
因為犧牲感越強,想要的回報就越多,總有一天孩子會承受不起。
活出自己,不綁架孩子,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榜樣。
媽媽是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人,更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。
孩子與媽媽朝夕相處、日夜相伴,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之下,
孩子受到媽媽的影響當然最深刻也最長遠。
所以,媽媽們不必用自己的完美思想控制孩子,
不要因為一點瑕疵就情緒不穩,適時地讓孩子為自己的犧牲買單。
相反,要給孩子自由,信任孩子,讓孩子輕裝上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