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尿酸最怕你吃“2米2水1蛋”,越吃尿酸降越快!還能潤腸通便、排出濕氣,三餐趕緊安排

有痛風發作經驗的人,對當時的疼痛可能感受很深。
大腳趾頭在深夜睡夢中突然劇痛,如同被無數根針同時扎入,不敢觸碰,碰一下就會冷汗直流。
大家都知道,高尿酸是痛風的主要原因。目前,越來越多人被高尿酸盯上,我國成人高尿酸血症盛行率高達14%。 《2021高尿酸血症及痛風趨勢白皮書》顯示,在高尿酸血症或痛風患者中,18~35歲族群約佔60%。
尿酸其實是身體代謝嘌呤的產物,大概三分之二的尿酸經由腎臟排出體外,其餘三分之一則是經由消化道排泄。
圖源:壹圖網
當尿酸生成過多(高嘌呤飲食),或排泄受阻,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就會增多,當超過420umol/L時,尿酸鹽就會析出晶體,沉積在關節、軟骨、腎臟等部位,進而引發相關部位疼痛、紅腫。
尿酸高了,對身體的危害很大。因此,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飲食習慣,例如注意攝取低嘌呤食物(<30mg/100g)或較低嘌呤食物(30~75mg/100g),讓尿酸平穩可控,甚至可以使血尿酸降低10%~18%,減少痛風發作次數。
被低估的“降尿酸寶貝”,隔三差五吃一吃
1.穀物:玉米粉、薏米、高粱米、小米
穀物中的小米、玉米(麵)、薏米、高粱米都屬於低嘌呤食物,其嘌呤含量都在25mg/100g以下。其中,玉米麵僅有12mg,高粱米和薏米為15mg,小米為20mg。
燕麥、煎餅、全麥粉、黑米、糯米、江米其嘌呤含量在50~70mg/100g之間,屬於較低嘌呤食物,如果一次攝取量大,就要相應注意。
穀物中的玉米和薏米,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感並不強。今天小編要特別介紹一下,它們除了是低嘌呤食物,還有其他養生作用,吃一吃可謂一舉兩得。
薏米,廣東人熟悉至極,常在潮濕悶熱季節煲湯來健脾利濕清熱。其藥用效果溫和,特別擅長消除筋骨裡的水濕,想要健脾可以用炒薏苡仁。
玉米,是榜上有名的抗癌食物,其穀胱甘肽成分可以讓致癌物質失去毒性,而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,能夠降低直腸癌的風險。這些有健康意義的成分大多含在玉米胚裡,所以吃的時候要細細啃,吃乾淨。
2.蛋奶類:雞蛋、牛奶
沒想到吧,牛奶、雞蛋竟是低嘌呤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