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種魚被列為一級致癌物!不想被癌症盯上,謹記2點原則

穀物中的小米、玉米(麵)、薏米、高粱米都屬於低嘌呤食物,其嘌呤含量都在25mg/100g以下。其中,玉米麵僅有12mg,高粱米和薏米為15mg,小米為20mg。
燕麥、煎餅、全麥粉、黑米、糯米、江米其嘌呤含量在50~70mg/100g之間,屬於較低嘌呤食物,如果一次攝取量大,就要相應注意。
穀物中的玉米和薏米,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感並不強。今天小編要特別介紹一下,它們除了是低嘌呤食物,還有其他養生作用,吃一吃可謂一舉兩得。
薏米,廣東人熟悉至極,常在潮濕悶熱季節煲湯來健脾利濕清熱。其藥用效果溫和,特別擅長消除筋骨裡的水濕,想要健脾可以用炒薏苡仁。
玉米,是榜上有名的抗癌食物,其穀胱甘肽成分可以讓致癌物質失去毒性,而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,能夠降低直腸癌的風險。這些有健康意義的成分大多含在玉米胚裡,所以吃的時候要細細啃,吃乾淨。
2.蛋奶類:雞蛋、牛奶
沒想到吧,牛奶、雞蛋竟是低嘌呤食物。
每100g熟蛋、松花蛋、鵝蛋嘌呤含量只有1mg,鵪鶉蛋稍高點也只是7mg,奶粉和起司的嘌呤含量也不超過5mg。
說到蛋類,不得不提雞蛋。雞蛋最核心的營養蛋白質,其胺基酸的組成與人體高度契合,消化吸收達94%以上,因此也被譽為「全價蛋白質」。蛋黃中的卵磷脂,對大腦發育和神經系統健康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。
牛奶的營養不必多說,和雞蛋一樣都是優質蛋白。優質蛋白質可促進尿酸排泄,鼓勵每天攝取300ml以上的乳製品及乳製品。
圖源:壹圖網
3.豆漿
豆類的嘌呤含量屬於高和較高兩級,每100g黃豆的嘌呤含量為218mg,黑豆、綠豆、紅豆都在150mg以上。
但是,豆漿卻是例外。無糖豆漿都是屬於低嘌呤或較低嘌呤食物(主要看豆含量),注意是無糖豆漿,最好是稀一點,在平時痛風沒有發作的時候是可以喝的。
豆漿中的蛋白含量和牛奶相當,還更容易消化吸收,但是鈣卻不如牛奶。豆漿含有豐富的植物固醇和大豆異黃酮,前者非常有利於心血管健康,後者則有微弱的雌激素活性,有助於更年期女性健康。
4.薯類
馬鈴薯及其澱粉製品,嘌呤含量都很低,例如100g紫薯僅含嘌呤24mg,紅心甘藷為19mg,馬鈴薯及地瓜為13mg,薯類澱粉製品如馬鈴薯澱粉、拉皮、粉條其嘌呤含量僅在3mg左右。
薯類的好處可不止於低嘌呤這一點,大家都知道,薯類素有「通便王」之稱,因為它富含纖維素。
纖維素分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兩類,前者在腸道內吸水膨脹,使糞便變軟、增加糞便體積,後者促進腸蠕動。二者均可改善便秘,尤其水溶性纖維效果較好。
相較於穀類,紅薯總纖維含量較高;相較於菜葉,它以水溶性纖維為主,品質較優。
常食用地瓜,還能抑制膽固醇的沉積,防止動脈粥狀硬化發生,預防高血脂。
圖源:壹圖網
最後,跟大家說說高尿酸的黑名單食物 :
貝類、魚類、蘑菇類,建議大家少碰,也不要喝酒,不喝濃湯,不吃動物內臟,不喝含糖量較高飲品(包括鮮榨果汁),每天食鹽量不超過5g,少食生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