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上停止這樣吃飯,脂肪肝風險增加81%!傷胃還特狠,早改早受益

馬上停止這樣吃飯,脂肪肝風險增加81%!傷胃還特狠,早改早受益
value101 2025-04-14 檢舉

吃飯太快的人,飽足感得不到及時回饋,容易因吃多而發胖。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,基礎代謝率下降,吃飯太快的人會越發容易變胖。

日本岡山大學曾以大學生為對象,並做過為期3年的追蹤調查。結果顯示,在食物總熱量幾乎相同的情況下,比起正常食速的人,食速快的人發胖風險高了4.4倍,對男性影響更大。

 

圖源:壹圖網

相反,吃飯慢一些意味著更多的咀嚼、更長的進食時間,這能讓飽腹感及時得到回饋,更容易達成醫生提倡的七分飽。

此外,吃得慢、細嚼慢嚥,還能減少總食量,減少熱量攝入,進而避免因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、脂肪肝、糖尿病、代謝異常、心腦血管病變等。

 

4.影響消化液分泌,引發胃腸疾病

進食時,食物的色、香、味對人體的感官有強烈的刺激作用。

具體而言,食物透過視覺、味覺等刺激興奮大腦神經中樞,一方面能直接刺激胃腸中的腺體分泌胃酸、胃蛋白酶原和粘液;另一方面能透過相關胃腸激素的分泌增加,間接促進消化液分泌。

這種因人的關注而引起的消化液分泌,佔用餐時消化液分泌量的20%~30%,對食物的消化至關重要。

如果吃飯太快,這種對食物色香味的關注必定會減少,日復一日會影響消化液的分泌,導致消化功能紊亂,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。

此外,吃飯太快、狼吞虎嚥,食物容易得不到充分咀嚼就進入胃,無疑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,久而久之,還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、胃炎、胃潰瘍、營養不良,甚至便秘和消化道出血。

 

圖源:壹圖網

5.增加糖尿病、代謝症候群的發病風險

吃飯過快,會增加血糖的波動幅度,造成胰島素阻抗,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,進而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(如高血壓、高膽固醇)的風險。

6.誘發食道癌

吃得過快,常常代表吃得過燙。而與食物直接接觸的食道管壁黏膜上皮層既薄又軟,特別嬌嫩脆弱,能耐受的最高溫只在50℃~60℃,超過65℃便會被燙傷,出現破損、潰爛、出血等。

如果只是偶爾被燙傷,受傷的黏膜尚可自行修復。但如果經常吃燙食喝燙飲,黏膜在反覆「刺激—損傷—修復」的過程中,會產生越來越多不正常的「異型性」細胞,久而久之很可能會惡變成癌細胞,引發食道癌。

圖源:壹圖網

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早就發布過警告:“飲用65攝氏度以上熱飲有致癌風險。”

總之,吃飯過快對身體有害而無一利,建議大家吃飯時要放慢速度,細嚼慢嚥,等食物稍涼一些再吃。

 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

或許你也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