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伴走了,再婚已經過時了,現在流行這3種活法

老伴走了,再婚已經過時了,現在流行這3種活法
美麗夢想 2025-01-21 檢舉

莎士比亞曾說:“愛情最美好的一生,就是彼此能深愛對方永遠到老,誓死相愛終伴一生。”

曾經,每一對相愛的男女,都以為對方是自己一生的伴侶,可以陪自己走到人生的終點。

但回到現實後才發現,人生這條路很殘酷也很孤獨,再相愛的夫妻,也總有一個人要先走。

當愛人飄然遠走,生活便會被寂寞填充,內心也會變得空洞無物,時常會感到身心俱疲。

有些人會選擇再找意中人,在如今思想開放的現在,這也屬於人之常情,並不算什麼過錯。

但其實,人到晚年,如此選擇已經過時了,真正有智慧的老人,都更流行這3種活法。

 

 

01

學會忙碌,充實自我

老伴走後,曾經朝夕相伴的身影,不再形影相隨,過往的歡聲笑語,也不再縈繞耳邊。

這所有的一切變化,都需要很久的時間慢慢適應,去習慣沒有對方存在的孤獨前進。

許多人不願接受這現實,陷入悲痛之中無法釋懷,長久地在停佇在原地躊躇不前。

若是終日對花流淚,見月心傷,空閒之時又不停徘徊,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無形傷害。

這個時候,最好的方式並非是放任自流,而是讓自己主動忙碌起來,積極地面對未來生活。

正如三毛所言:“忙碌起來,可以治愈你的一切矯情和焦慮。”

 

楊絳與錢鐘的愛情故事,不僅在圈內人盡皆知,在大眾眼中也堪稱神仙眷情侶的楷模。

但人們多數只知道兩人在一起時的故事,卻鮮有人了解兩人生死離別以後的事蹟。

1997年和1998年,楊綛最愛的兩個人,女兒錢媛和丈夫錢鐘接連離世,三口之家公頃刻間崩塌破碎。

但楊綾卻沒有因此一蹶不振,而是用自己的餘生,筆耕不輟學,繼續著自己的寫作事業。

除了整理丈夫的遺稿,她也翻譯了柏拉圖的《裴多篇》,並出版了自傳小說《我們仨》。

在忙碌中,自己可以將悲傷化作前行的動力,不必暗自神傷,反而會激發出對生命的熱情。

你要知道,人生路上會有無數人與自己同行,但終究要靠自己走完全程。

 

02

學會養生,延伸腳步

伴侶的離世,對自己是前所未有的打擊,對整個家庭而言,也是難以言說的災難。

從此,自己在世上最親的人,便只剩下了自己的兒女,還需要彼此照顧,過好餘下的生活。

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,不注意身體的養護,還未到舉步維艱的年紀,便失去了健康的保護。

而隨著年紀的增長,不僅許多事情力不從心,一些必要的時刻,也需要他人的幫助與照顧。

在身體垮塌之前,要先學會養生,才能避免晚年陷入過度依賴的陷阱,活得暢快自在一些。

懂得照顧好自己,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,既是對自己身體的一種負責,也是對兒女的寬慰。

我國新聞漫畫的泰斗方成老先生,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十分重視,年歲漸長仍老當益壯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