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家庭開始走上坡路,往往都有這3個徵兆
所以,他越來越不想跟媽媽說話。
說話是一種本能,懂得說話的技巧,則是一種本領。
胡適的母親性子溫和、寬宏大量,跟誰說話都是輕聲細語,從來沒說過一句傷人心的話,即便吃了虧,也從沒和人吵過一次架。
胡適犯了錯,母親從來不在外人面前罵他一句、打他一下,而是到了夜深人靜時,關上房門,心平氣和地跟胡適擺事實講道理,跟他說:「你要踏上你父親的腳步,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,你要學他,不要丟他的臉。
後來,胡適在《我的母親》中寫道:「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,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,如果我能寬恕人、體諒人,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。 」
父母的嘴,決定了孩子以後的路。會說話的父母,是孩子一生的福氣。
有研究顯示:“生活在父母經常爭吵家庭中的孩子,長大後情緒會過於警惕和焦慮,甚至還會影響人際交往。”
每一句話,其實都是自帶能量的。
傷人的話,讓人心情低落;而暖心的話,則讓人充滿力量。
父母的智慧和教養,決定了他們說話的方式,而說話的方式,決定了家庭的溫度,決定了孩子抵達的高度。
來源:視覺中國
對待長輩的態度,
影響你一生的命運
《晉書》有言:“人道之始,莫先於孝悌。”
孝順父母,愛護家人,是一切教養的開始。
作家楊本芬,曾在書中講過自己的故事。
她年幼時遭遇時代的動盪,遲遲未能上學,不得不每天操持家務,細心照顧弟妹,並且去隊裡掙工分補貼家用。
成家之前,楊本芬全心全意為家庭付出;結婚以後,更是將孝敬與深情延伸至丈夫的家人。
她曾獨自跋涉到丈夫老家,後來帶著孩子前去望,只為告訴親人「自己與丈夫已完婚、並已添丁進口」的喜訊。
對於自己的母親,楊本芬更是傾盡所有。
從四季衣物的挑選,到細心留意每一雙合適尺寸的鞋子,無不反映她對母親的敬重。
當母親遭遇眼疾,她帶母親四處求醫問藥,更在其術後無微不至地照顧。
她的行為,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。
她的三個孩子孝順懂事,不僅圓了楊本芬和母親未完的“讀書夢”,也改變了各自的人生軌跡。
一個人對待父母的態度,往往也是世界對待自己的態度。
《勸孝歌》有言:“人不孝其親,不如草與木。”
為人子女最大的幸福,是父母安康;世間最刻不容緩的事情,是孝養雙親。
所謂「孝順」二字,孝為根,順為果。
實踐孝道,人生之路能順暢。
孝順之人,其行必正,其德必厚,不僅能吸引好運,還能得天地庇佑,得命運眷顧。
善待父母,是對血脈親情的回饋。
來源:視覺中國
寫在最後
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:“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,在家裡,人們初次向社會生活邁進。”
家庭,是每個人命運的搖籃,也是我們行走於世最堅硬的鎧甲。
走上坡路的家庭,父母情深意厚,給予子女安全感,尊老愛幼的美德相互流動,讓家庭日益興旺。
往後餘生,願你有經營家庭的智慧,成為更好的父母,養育出優秀的孩子,擁抱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。
與朋友們共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