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最頂級的社交格局:一半裝傻,一半扮啞
有人說:“好好說話,從來不是會說話這麼簡單,而是懂得在什麼時候閉嘴,把自己看穿的那部分放在肚子裡。”
真正有修養的人,都深諳此道。
畢竟,與其事事都要爭個高下,不如適時沉默,留給他人一份體諒的空間。
自媒體大V @粥左羅 有次參加一個行業高峰會。
期間,他遇到一位做服務諮詢的朋友。
對方只是簡單了解粥左羅的發展規劃和運作模式後,便極力否定他的做法。
他也以自己諮詢專家的身份,指出了粥左羅營運規劃的好幾個錯誤。
可粥左羅的營運模式,在業界已是名列前茅。
不過粥左羅卻沒有出口解釋,只是微笑示意。
這種恰到好處的沉默,既保留了自己的態度,也沒有讓對方難堪。
《增廣賢文》裡有句話:
「話到嘴邊留半句,事到臨頭讓三分;飽經事故少開口,看破人情但點頭。”
很多時候,一個人的成長是學會表達,成熟則懂得吞下。
遇到看不順眼的事,看破不說破,心裡明白就好。
管好自己的嘴,修好自己的心,便能真正做到曲徑通幽,打開新的社交局面。
03
知乎上有個提問:成年人社交的底層邏輯是什麼?
很認同一個回答:
「人與人之間交往,要學會偽裝。眼,裝瞎才不會流淚;嘴,裝啞才不會惹禍;人,裝傻才會輕鬆。”
人與人的交往,本質就在於你裝得越好,就越能周全自己。
媒體人@張超 分享過朋友小丁的故事。
小丁剛入行那會,有個前輩很照顧她,不是教她經驗,就是幫她解決一些問題。
對此,小丁很感激,常常請對方吃飯。
但漸漸地,小丁發現對方常常把一些難搞的客戶推給她,還會在背後跟同事說自己的壞話。
不過,她沒跟前輩撕破臉,而是照舊請對方吃飯喝酒。
在酒桌上,小丁一個勁地向前輩道謝,感謝對方對自己的照顧。
對方聽了,很是受用,還以過來人的身分給了小丁一些建議。
自此,前輩不但很少給小丁使絆子,還幫了她不少忙。
後來,小丁要競標部門主管,前輩帶頭幫她拉票,助她一臂之力。
雖然小丁早已看清對方的為人,但她還是會沒事就找他吃頓飯,聯絡下感情。
這並非小丁油滑,只是她早就看透了社交的本質。
劉墉說:一個成熟的人,知道何時該保持沉默,適當裝傻,不戳穿別人。 不知什麼時候,社交不再是簡單的關係交往,而是成了各種利益人情的博弈。
但凡說錯一句話,用錯一個眼神,都可能招人記恨。
倘若凡事都要較真到底,不只雙方都討不到好,還可能給自己引來禍端。
有些人,裝聾作啞便翻篇了;有些事,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。
留有餘地,遠比咄咄逼人好得多。
▽
芝加哥大學做過一項研究。
他們花了兩年時間,走訪了上百個城市,研究成年人最希望學習哪一門課程。
結果表明,除了健康之外,成年人最關心的就是與人相處的問題。
其實,這世上的為人處世,都在於一個「度」字。
話不要說得太直,事也不要做得太絕。
糊塗看人間,冷眼觀世界,便是最清醒的社交法則。
點個讚吧 ,與朋友們共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