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覆發生利益交換的關係,才是最持久的關係
社會心理學家烏利爾‧弗拉提出過一個人際關係資源理論。
他認為:所有的人際交往其實都是一種交易。
這種交易並非冰冷的交換,而是基於價值對等上的利益互換。
沒有永遠的朋友,只有永遠的利益。
人與人之間能走多遠,不是感情深淺決定的,而是由價值和利益決定的。
01
人與人交往的基石:價值互換。
我們常說:好的關係,是對等的。
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,就是價值對等。
在這個現實而殘酷的社會裡,價值如同貨幣,衡量人與人交往的深度與溫度。
價值能互換,關係得以維繫。
而當你不再為對方提供價值,也就到了一段關係結束的時候。
諾獎小說《日瓦戈醫生》中,有個情節頗令人尋味。
馬爾克爾和日瓦戈結交於戰亂年代,當時馬爾克爾有槍,能保護日瓦戈的安全;日瓦戈有醫術,能在馬爾克爾受傷後提供救治。
後來兩人離開部隊,到了一個遠離戰火的小鎮,發誓要當永遠的朋友。
半年後的某天,日瓦戈想要打掃院子,詢問馬爾克爾能否到他家打水。
馬爾克爾毫不猶豫地說:“隨你弄多少,糖漿沒有,水有的是。”
但是日瓦戈第三次登門打水時,馬爾克爾卻沒了先前的笑容。
等到日瓦戈第五次推門時,馬爾克爾直接翻臉:“你要識相點!要不是我女兒替你說好話,我早就把門鎖了!”
原先,我不懂馬爾克爾為何前後判若兩人。
後來才慢慢想明白,兩人在部隊時,日瓦戈尚能為馬爾克爾提供救治,可到了小鎮,他無處行醫,窮困潦倒,只能讓馬爾克爾救濟。
當價值的天枰發生傾斜,馬爾克爾對他態度的轉變,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人與人之間的鏈接,感情只是黏合劑,價值互換才是基石。
你只有做到讓別人“有利可圖”,才能擁有能經受時間考驗的關係。
梁朝偉和王家衛合作長達20年之久。
王家衛是圈子裡出了名的嚴苛,但梁朝偉卻心甘情願受他折磨。
演藝圈裡有無數明星大腕,王家衛也只把梁朝偉當作御用演員。
就是因為他們能為彼此帶來價值,互相成就。
兩人合作的20多年間裡,一個摘得了坎城影帝的桂冠,一個成為首位坎城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得主。稻盛和夫說過這麼一段:
沒有人會去幫助一個毫無價值的人,你必須好好經營自己,就算跌入谷底,也要有與人交換的籌碼。
與人交往,很多時候就是拿自己擁有的,換自己想要的。
當雙方無法各取所需,再深厚的情誼,也會隨風而逝。
02
關係穩固長久的秘訣:利益捆綁。
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高中時和你形影不離的朋友,上了大學就音訊全無;
大學時候跟你暢談理想的人,畢業後卻再也不見?
那是因為:關係的本質,是一種共同利益的契合。
看似單純的關係,卻最快散場,反而是那些有利益往來的關係,更能處得長久。
部落客@安西南 大學畢業後,和一位朋友一起創業。
剛開始,他們沒有任何資源,為了節省成本,兩人常常一起吃最便宜的盒飯,吃住都在公司。
每當遇到困難,兩人都會互相打氣,然後加班討論方案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公司逐漸壯大,他們的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。
很多人走到這一步,免不了為利益分配撕破臉皮,他們卻更加依賴和信任彼此。
有一次,公司遭遇嚴重的財務危機。
朋友二話不說,賣了自己的房子填補資金的坑,博主也毫不猶豫拿出自己所有積蓄,幫公司渡過難關。
十多年時間裡,兩人攜手並進,從懵懂學生成長為商業大佬,關係也更加緊密。
很認同一個說法:
許多交情也許始於三觀相同,追求一致,但維持感情最好的方式,是大家的利益被深度捆綁。
感情會隨著時間、境遇改變,共同的利益卻能將兩個人緊緊維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