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最好的修養:遇事不糾纏,事過就翻篇
《菜根譚》有言:“世亦不塵,海亦不苦,彼自塵苦其心爾。”
人到中年,歷經滄桑,我們逐漸看清:
大多數人的不開心,都是因為愛糾纏一些小事,或是看人不順眼,或是對往事始終耿耿於懷。
人的一生,只有學會放開胸懷,撐開格局,才能把生活過得自在從容。
看過一則寓言:
一隻駱駝在沙漠裡跋涉,烈日炎炎,它又餓又渴。
突然,腳下有一個玻璃碎片把它的腳掌劃破了,它很生氣,狠踢碎片幾腳,腳掌鮮血直流。
駱駝嘆了口氣,繼續往前走,天空中有隻禿鷹跟著它,一直叫著,它很煩躁,也對著禿鷹叫。
叫著叫著,引來了沙漠中的狼,駱駝嚇得趕緊狂奔,顧不上血流不止的腳掌。
它使出洪荒之力,好不容易躲過了狼群,卻由於失血過多,引來了大批的食人蟻。
食人蟻很快就爬滿了駱駝的全身,駱駝奄奄一息,再也無力掙扎了。
駱駝遇到這些事,本該及時抽身,卻因一時的情緒上頭,給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。
其實,駱駝不是在跟玻璃碎片過不去,而是跟自己過不去。
很多時候,我們不與破事糾纏,不深陷其中,可以避免災禍的發生。
週國平說:“人生要有不太的智慧,不和自己、別人和老天較勁。”
曾在書中看到莫言的一段經歷:
莫言在文壇初出賽時,評論家王幹,在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批判莫言的文章,言辭犀利,一點都不留情面。
之後,王幹在魯迅文學院遇到了莫言,想著曾經寫過的文章,便想迴避一下。
莫言卻主動上前說:
你的那篇文章我看過了,寫得還挺好,朋友都說我被批評了,但在我看來,是以表揚為主。
人活一世,難免會遇到別人的指責、嘲諷或莫名的中傷,你越是在乎,這種人和事反而越多,最後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痛苦中。
馮唐說:“時間太少,好玩兒的事兒太多,從尊重生命的角度,不必糾纏。”
不糾纏,是一種智慧,表面看是放過別人,其實是放過自己。
不與爛事糾纏,把精力投入在重要的事情上,久而久之,胸懷打開了,日子也就順了。
連岳先生說過一句話:
“允許他人的道德觀、生活方式和自己不同,將消除世上90%以上的煩惱。”
我家樓下,剛開一家姊妹服飾店。
姐姐,對每位顧客都能笑臉相迎,碰到刁蠻的顧客,她也能容忍。
因為接得住顧客的情緒,懂得尊重顧客的想法,她每天的銷售量都不錯。
妹妹,常因各種原因與顧客發生爭執,她有句口頭禪是「我真是看不慣那個人」。
妹妹因為總是看人不順眼,態度不好,常常一天只賣出去一兩件衣服。
日常中,我們難免會遇到觀點不同的人,如果總是針鋒相對,處處計較,只會給自己找不痛快。
一個人,看不慣的人事物很多,往往是自己修養不夠。
古人有云:“子非魚,安知魚之樂?”
人生在世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,有不同的生活方式,面對那些自己無法理解的人或事,要以寬容的心去對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