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一個人開始沉默,不喜歡社交,不想討好任何人,就要恭喜了

當一個人開始沉默,不喜歡社交,不想討好任何人,就要恭喜了
value101 2024-10-03 檢舉

孤獨是最大的自由。相較於熱鬧和喧囂,有的人更喜歡獨處時的輕鬆,即使有些乏味,也不會感到不安。

 

——胡慎之,《讀者》2024年第1期

 

都說人到一定歲數就會越活越精簡,不喜歡湊熱鬧,不喜歡社交應酬,也不再關注他人,對生活看得淡,看得透。

 

所以,有時我偶爾就會感慨,我是不是老了?

 

剛參加工作的時候,我是一個典型的討好型人格,我希望大家都喜歡我,我希望朋友出去玩都能叫我。

然而,這種心態使我過得越來越擰巴,最後身心俱疲。

隨著閱歷的增長,我慢慢地學會了放開自己。

對很多人或事都保持一個淡淡的心態,不過多糾結,不過度操心,只關注自己。

久而久之,我發現這樣的生活讓我獲得了更多的能量。

 

所以,如果你的身邊有個人開始變得沉默,不喜歡社交,不想討好任何人,你就要恭喜他了,因為他可能找到了最踏實的幸福。

 

摒棄塵世浮華,用心專注於自己

 

我們在亦真亦幻的人生迷霧中行走,很難不被虛名迷亂,腳步難免被浮利羈絆。

慧遠禪師年輕時是個遊方和尚。

20歲那年,在行腳途中,一位路人送他一根煙管和一些菸草。

慧遠禪師心想:“這個東西實在是太令人舒服,如果我對此上癮的話,一定會影響我禪修。”

 

於是,他將煙管和菸草悄悄放到了路旁。

後來,慧遠禪師又迷上了《易經》。

入冬後,禪師給自己的師父寫信,向師父求一件過冬的棉衣。

但是信件寄出後,卻遲遲沒有收到棉衣。

 

於是,慧遠禪師為自己卜了一卦,結果算出那封信並沒有送到。

 

他心想:“用《易經》占卜固然準確,但我如果沉迷於此,又如何能夠全心全意參禪呢?”

從此之後,他再也不接觸易經之術。

 

又過了不久,慧遠禪師迷上了書法,每天鑽研,居然小有所成。

當時幾個有名的書法家對他的作品讚不絕口。

這時,他又轉念一想:“我怎麼又偏離了正道,再這樣下去,我很有可能成為書法家,而成不了禪師了。”

從此,慧遠禪師放棄了與修禪無關的事情,一心參悟,終於成為一代禪宗大師。

都說一個人的一生,有兩種節奏:

一種是生活的節奏,有計劃,有步驟,有條不紊;

一種是心靈的節奏,不亂方寸,不慕浮華,不隨波逐流,內心住著一個沉穩的舵手,再大的風浪也不能奈他何。

 

很認同一段話:

「當你越來越專注自身的時候,不斷地精進,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清醒,在長達一兩年的時間內,你會攀援到一個新台階,會和很多人告別,會剎那間想通很多事。

把時間留給自己,多專注於自我成長,全方位地開發自己。

去學習,去試錯,去靠近那個想要成為的人,這才是我們該做的。

 

把時間分給睡眠,分給書籍,分給運動,分給花草樹木和山川湖泊,分給你對這個世界的熱愛,而不是浪費在無聊的人事物上。

把圈子變小,把語速變慢,把心放寬,把生活打理簡單,用心做好手邊事。

不戀塵世浮華,不寫紅塵紛擾;看天上的月,吹人間的風。

過平常的日子,該有的,總會有。

 

減少無用交際,努力強大自己

「比起有人左右情緒的日子,我更喜歡無人問津的時光。獨處讓自己的本心,更自由,更瀟灑。不用周旋於別人的情緒,也不用刻意判斷他人的心思,人終其一生的追求大概就是自由吧。

2012年,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榮獲了國際建築獎項-普立茲克建築獎,成為第一位獲得此獎的中國人。

受訪時,記者問王澍獲獎的秘訣是什麼?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