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後的打工人,要留好這“3張底牌”,避免晚年淒涼
70後的那幫老兄弟們,都有點不一般。
娃兒時候在鄉下土地上打滾,長大了扛著行李箱往大城市裡闖,夢想著像鳳凰一樣飛升。
但現實是,經過這麼多年的折騰,有的人富得流油,有的人還在為了下頓飯而犯愁。
這就是生活,殘酷得讓人不得不接受,大多數人還是在社會底層掙扎,成天給人打工,只有少數人能混到上面去。
城市裡栽不住根,鄉下又留不住人,這究竟該怎麼辦?
手裡握著的那幾張“底牌”,到了萬不得已時候再使,總得給晚年生活加點溫暖。
01
留住吃苦耐勞的精神。
小時候,跟著父母下地,插秧、割稻、挑穀子、種菜、挖土,哪一樣不是一把好手?
肩膀酸得像是被石頭砸過,腿腳還在不停地跑。
六、七歲的小屁孩,扛起八九十公斤的擔子照樣走得穩穩噹噹。
那些日子,硬是把我們磨得跟塊石頭似的,任憑風吹雨打也不倒。
那時候,為了多賺倆錢兒,放假了就去山裡當伐木工、到工地扛磚頭,端午節上山摘粽葉,夏天折胡椒,秋天摘野果,全家老少齊上陣。
只要是能賺錢的活兒,管它多苦多累,都做!
現在你嫌這嫌那,看看那些掃大街的、當保全的、搞園藝的,都是一般人家養家的真本事。
別看不起這些「低微」的工作,人家一天賺個幾百塊,比你坐辦公室那點薪水還穩當。
說到底,我們這一代吃苦耐勞,這本事丟不得。
再大的風浪,只要肯扛,就不會被擊倒。
02
養老的錢和房子。
總聽人說“城裡套路深,我要回農村”,聽著瀟灑,其實不過是走投無路後的無奈選擇。
但不管咋說吧,先搞到一套房,城裡也行,農村也罷,先讓自己成個“有房一族”,至少心裡有個底氣。
別以為農村那些看著緊閉的老房子是破落的象徵,其實啊,那是人們最後的避風港。
真要是混不下去了,大不了回去種種地,給自己留條退路。
說實話,不論在城裡漂了多少年,骨子裡咱們還是農民,身上總有揮之不去的泥土味道。
城裡再繁華,終究還是他鄉,你心裡總是少了點歸屬感。
咱們這代人,從十幾歲開始打拼,漂泊了二三十年了。
沒房子就像漂在水上的浮萍,心裡永遠沒個實底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