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的鞋子,往往透露了他的人生層次
人生從踏出第一步起,就離不開一雙鞋。
鞋子,從頭到尾陪我們走完這一生,最後還指望它送咱們去往來生的路。
正如《人間物語》裡寫的:“從第一雙到最後一雙,橫七豎八,深一腳淺一腳,那就是你的人生。”
說到底,鞋,就是用來走路的,但它也不是光走路那麼簡單,還透著你的態度、價值觀,甚至透露出你的人生檔次。
別不信,一個人活得咋樣,咋瞅他的鞋就八九不離十了。
01
做鞋能體貼入微的人,待人更有溫度。
多數商家都恨不得一雙鞋能賣出天價,成天花言巧語地哄你掏錢,不管那鞋合不合腳。
鞋子是有價格的,但真情無價啊!
別老把鞋子當成商品,賣之前摸摸自己的良心,看看到底是賺錢很重要,還是讓人穿得舒服重要。
那些手藝人,隨著時代走,不斷改進技藝,不肯改的早晚得被淘汰,正如《禮記·大學》裡說的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
但你再看看現在大部分的商人,錢倒是賺得盆滿缽滿,人情味卻早丟得一乾二淨。
低層次的人只會盯著鈔票,卻忘了做人的底線。
一位老鞋匠“顧老師”,不光會做鞋,還經常到舞蹈房裡親自教孩子們怎麼保養舞鞋。
他總結出個道理:“沒有哪個首席舞者能定製完全合適的足尖鞋,但他們能選擇無限接近的鞋號。”
張曼君曾說:“美麗的鞋子很多時候是不合腳的,就像欲生欲死的愛情潛藏著毀滅性。”
站在顧客的立場做鞋,鞋合腳了,人也暖心了,生意自然就紅火起來。
顧老師是鞋匠,但他懂得關懷,懂得站在別人立場說話,這份體貼才是最值錢的。
02
買鞋很用心的人,生活比較幸福。
以前鄭國有個男人,嫌棄腳上的舊鞋,決定買雙新的。
為了挑選合適的,他做了根繩子,和腳板一樣長,方便量鞋子的尺寸。
結果,到了市集一看,發現那根繩子忘家裡了!於是他又急匆匆跑回家拿,再趕回集市,可等他折騰完,人家鞋店早就關門了,集市也散了。
生活中像他這樣的人可不少,非得按老套路來,結果往往錯失良機。
再看看那些為孩子買鞋的父母,一遍遍地比對鞋碼,生怕不合腳。有的甚至跑好幾趟換鞋,只為了讓孩子穿得舒坦。
這種用心,就是愛在細節裡的體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