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驚人的生存法則:強者守弱,智者守拙,富者守窮
活在這世上啊,想得到點啥,難;可真要守住點啥,更難。
聰明人不會一味地往前衝,而是知道啥時候停下來,在平淡裡找安穩。
人生不必事事圓滿,但心裡舒坦才是真圓滿。
荀子說得好:“功蓋天下,要守得住謙讓;力壓群雄,要懂得低調;財通四海,還得懂謙虛。”
說穿了,這就是取捨之道。
人生啊,不光有“叢林法則”,還有“退一步海闊天空”的智慧。
不爭不搶,往往能贏得漂亮。
01
智者守拙。
曾國藩的智慧,就是一種「笨」的智慧。
他從小就慢吞吞的,背書比烏龜爬還慢,一個小偷在窗外聽了幾遍都能背得滾瓜爛熟。
進入官場後,大家都在阿諛奉承,他偏偏和上司劃清界限,硬生生把自己搞成了不受重用的「異類」。
別人笑他傻,他自嘲說:“別人兩眼掃三行,我連一行都讀不完。”
這麼笨,卻偏偏成了後來的大智者,只好讓人刮目相看。
正是因為他那一份笨勁兒,一生下足笨功夫,熬到眼睛都快瞎了,也沒有停下來。
看他的後半生,事業風生水起,家庭興旺發達,《曾國藩家訓》更成了世人追捧的經典,真是「笨中求智,愚而化巧」。
這世上最厲害的,往往不是那些自詡聰明的人,而是那些看似笨拙,卻願意堅持的人。
曾國藩考秀才考了七次,愣是靠著那股子不服輸的勁兒翻了身。
他知道,一個人的智慧再多,也抵不過眾人的計謀,裝傻才是最大的聰明。
學會在看似笨拙中汲取眾人智慧,才是通往成功的關鍵。
02
富者守窮。
富有的人,往往要學會「守窮」。
這個道理,放在歷史上的屈出律身上,再貼切不過。
屈出律本是乃蠻族的首領,被成吉思汗打敗後,逃到西遼國成了駙馬,日子本該逍遙快活,可他偏偏不安分,貪得無厭。
仗著權勢,毫無節制地搜刮民財,結果被民眾恨得牙癢癢,最後淪落成階下囚,被送到成吉思汗的將軍哲別手裡,落得個淒慘收場。
屈出律的故事讓人明白,富貴並不總是福氣。
貪財炫富、飛揚跋扈的下場,往往是富到頭來變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