驚人的「雞群法則」:兄弟姊妹最好的相處之道,不是聚會、吃飯
小時候,家裡吃飯那場戲可真熱鬧,父母在廚房忙得鍋碗瓢盆響,我們就在桌邊瞪著眼睛,聞著香味直流口水。
但等人過了中年,父母也老了,做頓飯都像打仗,早沒了當年的氣力。
這時候,陪在父母身邊的人,又操心又窩火,不光得盡孝,送醫送飯,還得逢年過節整桌菜,等著兄弟姊妹回來吃。
那些長期不在身邊的,隔三差五甩臉子、裝失憶,幾通電話都懶得打。
至於怎麼維持兄弟姊妹之間那點勉強的和氣,得學會「雞群定律」──一隻鶴要硬擠進雞堆裡,不是被啄個半死,就是混成個半吊子雞,丟了自己的銳氣。
人啊,終究是往不同的方向走,逢年過節湊一湊,倒也成了那沒法延續的儀式感。
01
「樹大分叉,家大分家」:矛盾重重,各自發展。
要說“大樹底下好乘涼”,可這樹大了,自然也得分叉,家大了,也就該分家了。
兄弟姊妹各有家庭,都不是沒事幹的閒人,整天圍在一起吃大鍋飯,矛盾遲早爆發。
哥哥開店賺了點錢,卻安排不下弟弟,弟弟心裡不平衡,總覺得哥哥沒把他放在心上。
再說妹妹要去北方闖蕩,哥哥說北方冷,風大人也冷。你一言我一語,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。
家庭發展順利的時候,總以為能“有福同享”,可現實,大家窮富不一樣,眼界和三觀也不搭,矛盾更是層出不窮。
哥哥愛吃糍粑,弟弟偏偏喜歡油條,兩個小媳婦一個愛計較,一個冷眼旁觀,日子攪得跟一鍋粥似的,連吃飯都吃不出滋味來。
高層次的人和窮親戚相處,總覺得自己被「雞群」圍攻,哪裡都不對勁。
分開的好處就在於此,等到年老再相見,還能有點重逢的喜悅,而不是老死不相往來。
人生短短幾十年,誰都活成了自己,該分時分,該聚時聚,各自發展,彼此安好就行。
02
「十雙利箭,抱成一團」:在困難時,眾志成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