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隔閡不是別的,是認知隔閡

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隔閡不是別的,是認知隔閡
value101 2024-09-03 檢舉

有對父母曾請教清華教授寧向東一個問題。

他們說自己的孩子準備出國,該去哪個國家?讀哪所名校?專攻哪個專業最有前景?

寧教授回答:“出國嗎,千萬別把上課當回事兒!重要的是旅行,與人接觸、交談,到處去看看。”

聽完這句話,那對父母當場就懵了,完全不懂寧教授的意思。

這也反映了人際互動中一個真相:那就是認知有隔閡的人之間,是會有溝通困難的。

兩個認知不對等的人,看待事情的觀點不同,角度各異,注定無法在某個層面溝通。

你的三觀,他無法理解;他的思想,你不能認同。

認知的參差,只會不斷地拉開你們的距離,讓你們之間永遠隔著一條無形的溝。

 

 

01

作家清崎有個在報社當記者的朋友。

她寫的文章很受讀者歡迎,但收入不高,只能勉強維持生活。

寫作能力不錯的她,趁著工作之餘寫書,想著靠新書大賺一筆。

結果新書發表後,她卻因為不會經營推廣,一本也賣不出去。

清崎見此,便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她,應該先去學習行銷知識。

誰知她卻覺得清崎在貶低她。

在她的認知裡,寫作就是寫作,行銷是銷售該思考的事情。

她憤憤不平地警告清崎:不要把我和低級的銷售人員混為一談。

清崎還想說點什麼,對方卻直接拒絕溝通,與清崎斷了聯繫。

 

多年後清崎才知,這位朋友依舊收入微薄,日復一日地過著緊巴巴的生活。

很認同一句話:認知,是人與人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。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範疇,當兩個人的認知不在同一範圍,說得再多,也是無效溝通。

主持人陳銘講過一個故事。

在一次宴會上,來自非洲的使者和來自東方的使者,因為老人去世遺體怎麼處理的問題,產生了爭執。

東方使者不可置信地說:“老人去世以後,他們竟然會吃掉老人的遺骸,實在是太殘忍了!”

非洲使者也反唇相訥:

「他們竟然把去世的老人埋進土裡,讓他們在土裡面腐爛,實在是太殘忍了。

不像我們,把老人的屍體吃進去,讓他跟我們融為一體,他們才能獲得新生。 」

為此,兩人都想糾正對方,甚至惡言相向。

 

其實,非洲和東方的使者見識、認知、成長環境完全不同,又怎麼可能互相認同。

正如王爾德所說:和別人談論他不了解的東西,永遠是徒勞無功的。

以前我常常也有這樣的衝動:

想著自己有些過來人的經驗,就想去指點他人,讓他少走彎路;

遇到觀點不一致的人,就迫切地去說服對方,使其跟我有相同的想法。

但後來我也不得不承認:

每個人只能看到與自身同樣多的東西,只能根據自己的認知去理解身邊的一切。

如果非要去跟別人談論一些認知範圍外的東西,無異於雞同鴨講、對牛彈琴,永遠不可能產生共鳴,還會傷了感情。

 

02

認知鴻溝,往小了說,會造成人與人之間隔閡。

若往大了說,那它就有可能成為所有關係的殺手。

認知水平相差太大,再好的感情,也會消磨殆盡。

不久前我還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:“跟認知水平不在同一層次的人,在一起是怎樣的體驗?”

有人就深有感觸地說:“認知不同的兩個人在一起,除了在壓抑中掙扎,就是相互折磨。  ”

餘秋雨和李紅便是如此。

 

1979年,餘秋雨和李紅走進了婚姻的殿堂。

但婚後因為生計問題,兩人的分歧越來越大,天天爭吵不休。

李紅認為,溫飽大於精神世界,所以應該趁著改革開放的黃金時期,下海經商;

餘秋雨則與她恰恰相反,在李紅忙著賺錢時,他卻每日伏案寫作,從中尋找心靈的淨土。

各守著一方的兩個人,誰也理解不了彼此,就這樣慢慢地走散了。

無獨有偶,餘秀華與丈夫尹世平婚姻破裂,也差不多是這樣的原因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