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,是最後的清高

沉默,是最後的清高
value101 2024-08-03 檢舉

張愛玲說:“我對海毫無好感……所以我自己也覺得詫異,我會這樣喜歡《老人與海》。這是我所看到的國外書籍裡最摯愛的一本。”

海明威憑藉《老人與海》獲得了普利策獎和諾貝爾文學獎。

一個老人和海的故事,讓無數人看到了人類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的精神。

在寫出《老人與海》之前,海明威差不多有十年沒有發表過新的小說。離《老人與海》發表時間最近的那一本《過河如林》,曾被很多人批評。大家都認為他已經江郎才盡,再也寫不出好看的小說了。

我們無法得知海明威在這十年漫長而沉默的日子裡,懷著怎樣一種心情?

或許,他只是和故事中的老人一樣,無論捕魚還是寫作,都已成為他的生活方式。即便無人喝彩,他也會堅定不移地朝著目標出發。

 

反复閱讀《老人與海》的故事,我明白了一個道理,那就是……

01

沉默,是一種智慧

海明威在《老人與海》的故事中,塑造了一個沉默的捕魚老人形象。

老人常年駕船外出捕魚,沒有同伴,沒有家人。

 

鄰居家的孩子很喜歡老人,偶爾會和老人一起出海。

在魚群活躍的5月,幾乎所有出海的人,都能捕到魚。

但老人卻一連84天一無所獲。

鄰居不允許孩子和老人待在一起,說他是個倒霉的人。

第85天,老人照常出門,推船,下海。

“九月,正是逮大魚的季節。五月,倒是什麼人都能打魚。”老人默默地說。

中午的時候,他遇到了一條巨大的馬林魚。

在84天的沉默里,老人從未失去過信心,因為他知道,魚就在海裡。

朱自清說:“沉默是一種處世哲學,用得好時,又是一種藝術。”

老人猜到了很可能是一隻巨大的馬林魚咬鉤了。但是他又懂得這條魚太大了,如果一開始就拉它上船,估計自己和船都會被它拖垮。

 

所以,老人只是沉默地觀察著馬林魚的舉動,從中午到傍晚。直到確認魚餌已經牢牢地鉤住了大馬林魚的身體,老人才開始拼命地拉網。

人在沉默的時候,多數是在思考,思考往往又能誕生智慧,讓人穿越風雨,捕獲獵物。

在沉默中爆發的行動,比任何語言都有力量。生活中所有的獲得,只有行動才能抵達。

沉默,是一種智慧,飽含個人篤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。

 

02

沉默,是一種自由

老人用了兩天的時間,從夜晚到清晨,又從烈日到黃昏。才把一條巨大的馬林魚拉到了自己的船上。

這是一條比老人的小船還長出去兩英尺的大魚。

小船在老人和大魚爭鬥的時候,已經被拖向遠海,如今,陸地在老人的眼中,模糊一片。

生活經歷告訴我們,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有收穫,但是,你每一次的收穫,一定是付出努力之後的結果。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