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個人要不要走下去,看這句話就夠了
放不下的背後,是一種偏執的希望,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,想要抓住最後一絲改變的可能性。
於是一次次回到相似的場景裡,一次次陷入錯誤的關係模式。
對於這種情況,如若無法認識到自己內在的心理模式,無論換多少人,經歷多少段感情,都會反覆陷入同樣的困境,難以擺脫。
不要在玻璃渣裡找糖吃
聽過這樣一句話:
“不可能的事,別想;不可能的人,別等。明知道不會有任何結果還泥足深陷,就是你活該。”
一個人最大的束縛,往往是作繭自縛;最大的監獄,是自己給自己製造的監獄。
當你深陷痛苦的關係中無法自拔,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:
假設對方絕對不會做出任何改變,你還會繼續跟他在一起嗎?
如果不會,那就意味著你最好的答案,就是馬上撤離這段關係。
親密關係中最危險的想法,莫過於以為對方會有所改變。
但與其寄望未來,不如根據經驗做客觀的判斷。
例如,在你們相處的這段時間裡,對方真的有偏離過自己的行為模式嗎?
也許在幾次爭吵和威脅後,Ta會有所收斂,但也只是短暫的“高光時刻”,因為沒過多久又會故態復萌,落回基準線上。
而恰恰是這條基準線,才是對方真實的樣子。
一個人存在著多年的模式,不可能輕易改變,因為這是對方深入骨髓的信念和習慣。
當你寄望未來,你要知道,也許現在,Ta還尚且願意對你多花點心思,等到時間長了,只會對你更加漫不經心。
也許愛情就是這樣,讓人失去自我。
一位朋友說,她在年少無知的歲月裡,陷入了一場虐戀。
即便男友對她並不好,常常惡言相向,她還是願意待在對方身邊。
因為她以為那是她的全部,甚至錯誤地以為,離開了對方,她不會遇到更好的人 。
但幸運的是,後來她醒悟過來,提出了分手。
現在的她,不僅在事業上取得了一些成績,而且變得陽光自信。更重要的是,她找到了一個懂得關心她、鼓勵她的男友。
這些經驗讓她明白,她是值得被愛的,也有能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。
很多人在關係中遭受痛苦時,總是忍不住欺騙自己,讓自己相信現狀沒那麼糟糕,未來還有希望。
人性就是這樣,只要屁股坐在那條板凳上,就會不停地找各種證據說服自己。
即便對方的行為反反覆復、一成不變,也要給自己找一個又一個藉口,幻想著結婚之後就會變好,幻想著有孩子之後就會有責任感。
用各種理由蒙蔽自己的雙眼,在現實與幻想編織的蛛網上苦苦掙扎。
然而,握不住的沙,不如放下;抓不住的人,寧願讓他變成遺憾,也不要讓他傷你分毫。
也許分手後,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內感到痛苦。
但起碼,選擇離開後,未來還有幸福的可能,而留下,卻意味著一輩子的苦痛。
《致大海》中,有這樣一句話:
“這個世界,有沉淪的痛苦,也有甦醒的歡欣。”
不要迴避現實,不要對未來抱持僥倖,不要無限制地退讓自己的底線,與其在痛苦中沉淪,不如在甦醒中歡欣。
— END 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