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個人要不要走下去,看這句話就夠了
《瓦爾登湖》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:
時間會決定你在生命中遇見誰,你的心決定你想要誰出現你的生命裡,而你的行為會決定誰能留下來。
深以為然。
不要幻想對方會改變
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?
明明陷入一段很痛苦的關係,卻始終無法離開。
一次次被傷害,一次次盲目去愛,卻還是不斷重複、惡性循環。
明明這段關係帶來的只有痛苦和煎熬,卻仍然捨不得結束,不斷地犧牲自己的感受和需求,委曲求全,甚至潛意識中想用這種方式來改變對方。
電視劇《歡樂頌3》中餘初暉的媽媽就是這樣。
她被當作丈夫一家免費的保姆 ,但無論做得多好,都得不到認可,只要一點不合心意,丈夫就對她非打即罵。
在家的時候,她打電話對女兒哭訴丈夫的暴力、婆家的不公、大姑姐的可惡,但是到了女兒身邊後,她卻還要擔心丈夫不會做飯、公婆沒人照顧。
當女兒想把媽媽拉出泥潭,讓她留下來工作,鼓勵她離婚時,她不願意,還對女兒解釋:
「以前媽沒用,媽賺不了錢,所以你爸嫌棄我。現在我能賺錢了,我賺得比他還多,你爸一定會回心轉意的。”
也許旁人很難理解,為什麼遭受這樣的對待,她還要重回苦海。
但顯然,她的執迷不悟來自於她內心的執念,認定對方終有一天會改變。
這個執念,既是讓她在悲慘生活中熬下來的救命稻草,也是束縛著她的巨大枷鎖,讓她怎麼也認不清現實,反而越陷越深。
讓她即使一次次碰壁,即使被傷得體無完膚,依然堅持著付出,幻想透過付出感化對方。
不要執著於過去沒有得到的甜
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在有毒的關係裡重蹈覆轍?
一位朋友哭訴說,她總是遇到渣男。
前任男友經常暴力對待她、辱罵她,讓她苦不堪言。而現在這個男友,剛開始對她挺好,後來也開始出現惡言惡語,甚至說難怪前男友會打她。
這讓她痛苦萬分的同時,進而產生了自我懷疑:
難道這就是我的命?
所以,即便她清楚知道跟現任不合適,還是不敢輕易分開。
很多時候,人們之所以在糟糕的關係中猶豫不決,不是因為對方有多好,而是出於對失去的恐懼、對未知的擔憂。
然而,總是重複地經歷同一類糟糕的伴侶,也許是因為在潛意識中選擇了這種受虐的關係。
現代心理學認為,一個成年人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,其實是Ta內在關係模式的投射。
而這種內在關係模式,是Ta小時候在和養育者(如父母)的互動中形成的。
如果在早期養育過程中,一個人感受到自己是不被喜歡或沒有價值的,那麼Ta就極有可能在成年後的人際關係中,下意識地重複這種痛苦但熟悉的體驗。
於是在不知不覺中,特別容易被某類人吸引,不由自主地與他們建立深刻而強烈的連結。
這也是心理學所說的「強迫性重複」 ,重複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模式。
其實,讓他們墜入愛河的,不是伴侶本身,而是一個孩子的期待。
他們真正的心願,是希望藉此修復記憶中糟糕的關係模式,想要藉著與伴侶的關係互動,去彌補過去的遺憾,滿足小時候在父母身上未曾獲得的心理需求。
為什麼即便萬分痛苦,也要堅持下去?
是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,還有一種隱藏的執著:
“只要我再努力一點,就可以修正關係了。”